福建法院推行“三三九不工作法” 预防和减少未成年违法犯罪
时间:2013-07-24 02:27
来源: 作者:收藏
中广网5月13日讯 福建省法院推行符合少年审判规律的“三三九不工作法”,丰富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工作机制,推动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创新发展。 “三三九不工作法”是由十八大代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庭庭长詹红荔长期把少年审判工作延伸拓展到判前判后、庭内庭外总结出来的。即庭前的“三个不开庭”、(对案件关键问题没有梳理清楚的,不开庭。对被告人成长背景没有调查清楚的,不开庭。被告人对犯罪危害没有足够认识的,不开庭。)庭中的“三个不轻易”、(被告人没有真诚悔过的,不轻易下判。被害方没有得到精神抚慰,达不成和解的,不轻易下判。可以判非监禁刑,但没有落实帮教措施的,不轻易下判。)庭后的“三个不松手”。(入监后延伸帮教没有到位的,不松手。回归社会的问题没有妥善解决的,不松手。发出的司法建议没有落实的,不松手。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钟婴说:“近年来,福建省法院整合各种社会力量,把少年审判帮教和维权工作向法庭外拓展,向社会上延伸,坚持标本兼治,努力构造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系统工程。” 据记者了解,截至2012年底,福建省共有5个中院、35个基层法院设立独立建制的少年综合审判庭,另有14个法院设立独立建制的少年刑事审判庭。2008-2012年,福建全省法院先后帮助1944名失足少年复学、就业。去年,还对546名未成年犯实行轻罪犯罪记录封存。 同时,福建全省法院在着力巩固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指导、判后延伸帮教等既有审判成果基础上,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推出新举措。 当前,涉案未成年人因有违法犯罪前科,普遍面临受刑失业或就业困难、社会歧视等困境,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回归社会造成了困难。 福清市人民法院少年庭负责人施琦说:“福清法院在技工学校发起成立了全省首个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职业培训基地,学员在这里能够免费获得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服务和法制、道德、心理教育,使他们初步掌握一技之长。同时,还组织一批富有爱心的企业参与建设安置就业基地,动员这些企业接收部分涉案未成年人,最大限度减少学员再就业的障碍。”(记者 葛朝兴)相关资料(来自北大法宝)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