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法制天地 > 法律咨询 > 广州积分入户政策拟大调:不再拼分数和房产 返回首页

广州积分入户政策拟大调:不再拼分数和房产

时间:2013-10-25 01:36来源: 作者:收藏
  “目前每年的积分入户指标为3000人,新政策实施后,这个数字肯定不会减少,会不会增加要到明年初才会有正式、公开的结论。”

    ———广州市发改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浩钿

    南都讯 自今年初至2015年,广州入户指标仅剩38万个。南都记者昨日获悉,广州拟调整入户政策。今日起,广州市政府门户网站将公开相关文件,征求社会意见。其中,积分入户的指标删减调整,房产、捐赠等不再加分,申请人达到60分即可按社保缴纳时间排队轮候。

    高级技师入户容易了

    据广州对城市的总体规划,到2015年,广州户籍人口要控制在860万以内,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左右。但从今年初算起,到2015年,广州入户指标就剩下38万个。

    广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陈浩钿称,本次仅仅是政策修订。广州在财力有限、人口规模总量控制情况下,难免会让申请人排队。他强调,设定总量控制的背后是公共服务问题。资源有限,户口后面绑定了大量的福利和公共服务,需要平衡好各种各样的需求。

    南都记者注意到,产业发展的考虑被摆在重要位置。如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稀缺,因此,政策对这类人才有倾斜。广州市人社局副局长钟丽英透露,以前广州人才入户主要针对专业人才,此次加进了技能型人才。

    特殊艰苦行业一线人员有机会入户

    此外,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是广州考虑的重点。到2015年,广州的老年人口可能会达到180万,超过五分之一的户籍人口都是老年人,“广州需要年轻人来优化人口结构”,陈浩钿说。

    长期在环卫、公交、民办(特殊)教育、基层(山区)医疗、养老、残疾人照料等特殊艰苦行业一线工作的人,入户广州的机会将增多,但会有条件限定。陈浩钿说,比如环卫工,是否获得“城市优秀美容师”等评定,可能就会成为入户条件。

    此外,新政策将取消已婚人员需双方同时达到入户条件的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已婚人员,迁入时允许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一并迁入。而且,夫妻投靠的结婚年限一律缩短为满1年。

    积分入户每年两批改为每年一批

    本次政策调整,积分入户的细则变化较大。

    如受理批次从现行的一年两批调整为每年一批。办理流程,实行入户申请和受理信息化。

    有业内人士期待广州积分入户的名额会有所增加甚至彻底放开。广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陈浩钿表示,名额肯定不会减少,但是否增加要明年初才会有正式公开结论。

    积分指标方面,广州现行政策有12大类15项指标。新政拟大幅简化,仅设8项基本条件和5大类6项积分指标。如取消纳税入户政策,只给予纳税20分分值优待;年龄、房产、捐款、表彰等加分也取消了。此外,献血等指标分值也降低了,限定在近5年内参加献血每次积2分,但一年内积分不超过2分。

    陈浩钿表示,献血、义工等只是一种倡导,主要起导向性作用,但政府不主张大家为了积分去功利性地做这些事,因此本次政策调整将这些指标进行了调整。

    社保缴纳时间按月计

    虽然新政仍需要排队轮候,但排队次序进行了调整。现行的以分数高低排序,改为达到规定的积分(60分)后,据当年积分制入户指标总量,按照在本市缴纳社保时间排名轮候入户。

    “社保缴纳时间是按月计,不是按天计”,广州市人社局副局长钟丽英说。但社保有医保、养老、失业等五类险种,未来细则中可能会考虑不同险种的情况,优先以某种险种先排序。该险种缴纳时长相同的,再依次按其他险种排序。

    另外,新政拟规定,通过积分制入户的人员,允许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同时随迁。

    疑问

    集体户试挂街道结婚生育怎么办?

    广州将试行在街道设立公共集体户口,减少人户分离。

    广州市公安局户政支队政委刘建生表示,经近几年研究发现,一些区域拆迁或企业倒闭的人员户口无法挂靠,还有人只能把户口挂在人才市场,今后会逐步解决这部分人的需求。

    比如。在某个街道居住或工作地点在某个街道的人,可以将户口挂在街道公共集体户口上。但挂靠集体户的人能否结婚生育等难题,刘建生没有明确回答。

    此外,刘建生表示,以前无罪证明需要申请人跑两地派出所,明年不用再跑了。公安局会通过全国联网系统查询申请人有无犯罪记录,将无罪证明直接交给人社局。

    建议

    条条大路进广州小年轻快考技师

    广州市发改委表示,本次入户政策调整后,将覆盖所有人群。部分人甚至可以通过几种途径入户。

    “户口网”的负责人余梁称,本科(统招)及以上的高学历或技师及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建议以人才引进入户作为首选。大专及以下学历或高级工及以下技能的人员,应以积分入户为首选。

    社保年限较低的年轻人群,建议尽早参加技能培训和考试鉴定,通过技师资格入户。此外,环卫、公交、民办(特殊)教育、基层(山区)医疗、养老、残疾人照料等特殊艰苦行业工作的人走艰苦行业入户途径可能更容易。(记者 徐艳 王道斌 陈实)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