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保靖站7月13日讯(记者 彭运生 张承印)7月12日,记者来到保靖县毛沟镇舍坪村,一睹“德明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羊盛景。
“咩咩咩咩……”群羊的叫声响彻山林。爬上一座小山岗,走进一片柏树林,发现羊的叫声就是从建在柏树林的这个羊圈内发出。圈内干干净净,羊儿们正在休息。记者一行的到来,并没有过多地惊扰到这群可爱的“精灵”。
它们或蹲或站,在悠闲地反刍。刚出生的小羊羔有的腿脚还不太稳,在蹒跚学步,有腿脚稳当的,在羊妈妈身边撒欢地蹦跳,还有的正在使劲吸奶。羊妈妈们或低头深情地舔着“宝宝”,或抬头静静地注视着人们,眼里满是温柔。
牧羊人王德明打开圈门,羊儿们蹦跳着冲了出来。喝过放置在圈前盆中的盐水后,这批“千军万马”在王德明的吆喝声中隐向山林深处。
王德明是舍坪村的农民,也是合作社的法定代理人。他告诉记者,这是一个距村子最近的羊圈,圈内的羊有200多只。而整个合作社,目前已有10多户村民入社,共养羊2000多只,平时采取分群分开牧养的办法。
王德明介绍,合作社成员除了舍坪村农民,还有邻村农民,科乐村的姚发军和姚老贵、毛沟社区的刘小苗、如景村的彭勇明和吴庆龙、拱桥村的杨再学、永和村的田宏武、略水村的王正海都已入社,甚至还有邻镇的养羊大户,野竹坪镇的农民田维权和瞿远金,也是合作社的成员。
“我们与县里、镇里的畜牧技术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养羊专家常来社里授课,及时解决一些养羊的技术难题,羊流鼻涕感冒、嘴唇长露水疮等难题迎刃而解。最主要的是,从养殖到销售以及将来的一条龙加工,可以形成合力,比单独搞划算!”王德明畅谈告别单打独斗而走上合作社路子的诸多好处。
王德明说,合作社是今年4月份成立的,目前是保靖县甚至整个湘渝边区县市的唯一一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
由于牧羊技术、管理方法到位,合作社的山羊繁殖速度相当快。王德明说,从目前势头看,一只母羊两年繁殖5次没有问题,每次最多可产羊羔4只,而一只羊羔半年就可以长成成羊进入繁殖期。单从舍坪村看,养羊只数在100只以内的农户还大有人在。合作社打算进一步扩大养羊规模,吸收这些农户入社,将成员的户数增加到50户左右,常态化养羊只数达到10000只以上。他认为,这些都是可行的。
他说,合作社养羊的目的是在保护天然草场的前提下实现共同致富。毛沟镇背靠巍巍白云山,有着广阔的天然草场,但他们并不会盲目地扩大规模,当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会将羊及时出售或加工。
“羊毛、羊皮、羊肉、羊蹄、羊角价格都比较高,甚至羊粪,现在都卖10块钱一袋!”王德明对养殖山羊的前景十分看好。他们的愿望就是在扩大规模后,引来外省老板加盟注入资金和增添相关加工设备,带来一整套加工技术。目前,江苏、广东等地的老板已有此意向。
看着羊群,听着王德明介绍的养羊思路和前景,记者感慨:发羊(洋)财这个梦,对于他们来说正在变为能够触碰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