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合作社 > 合作社风采 > 驴产业带来新希望——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六年村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之路 返回首页

驴产业带来新希望——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六年村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之路

时间:2013-08-11 00:13来源: 作者:收藏

  

  “‘庆阳驴’四肢端正、背腰平直、蹄小圆厚、性情温顺,是培育优良高产品种的良好原始材料。驴皮做阿胶,是价值极高的中药材;驴肉是“三低”绿色保健食品;驴骨、驴鞭、驴血等等都是高档滋补保健品和生物制药原料……”

  一进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六年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庆阳毛驴基地”,合作社法人郭中揆就如数家珍的开始介绍。在占地60多亩的标准化养殖基地参观一圈,驴声嘶鸣,一派热闹兴旺气象。

  保种繁育,让“庆阳驴”火起来

  说起兴建西峰区六年养殖专业合作社“庆阳毛驴基地”的初衷,郭中揆说:“我们成立合作社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政策支持、政府协助,有体型壮大的‘庆阳驴’优良品种;地利是六年村地处偏远,荒山荒地种草面积大,当地农民有养殖的传统;人和是村民有经验,都很支持,更难得的是有技术精湛的张站长的技术指导,有了这些,没有干不成的事。”

  据统计,纯种的“庆阳驴”仅存的也就只有2000多头了。“如果‘庆阳驴’有一天真的灭绝了,老先人培育的这么优良的动物品种在我们手里断送了,我们愧对先人啊!”郭中揆动情地说。

  曾经获得“甘肃省科技带头进步奖”和“甘肃省农村优秀人才”荣誉称号的董志镇畜牧站张清华站长更是一往情深,他说:“我一辈子搞畜牧研究,我也没想到是这样的现状,物种保护是我们的责任,更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我快退休了,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要让‘庆阳驴’品种繁盛起来。”

  在保种繁育的同时,郭中揆考虑的还有其经济价值。2011年10月和2012年3月,他先后两次前往山东东阿集团考察项目。东阿的规模和每年15亿的销售额坚定了他们开发驴产业的决心。回到家里,又认真了解了国家关于养殖业的政策,“一号文件”关于畜牧业的发展战略更坚定了他的信心。他算了一笔账:每头成年毛驴纯肉200公斤,每公斤市场保守价格60元,每头驴纯肉收入12000元;驴皮每张600元;驴骨、驴鞭、驴血收入3000元,每头驴效益在一万五左右。这样的收入如果规模化养殖,利润相当可观。郭中揆和几个朋友对此事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执著创业,

  郭中揆、何晔、郭向平、郭立睿等七人有着相似的创业经历,或打零工、或搞工程、或开超市,只要是他们认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出个模样来,正是这种执着与坚持,十多年的时间,他们都掘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如今,他们又把精力投入到养殖事业中,成立专业合作社。

  2012年3月,西峰区董志镇六年村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庆阳毛驴基地”破土动工,到目前,已建成养殖棚舍四座,每座棚占地1200平方米,草棚一座,附属晾晒场共占地面积3520平方米,办公区600平方米,目前购得种驴28头。养殖基地初见规模。

  建养殖场容易,找纯种的“庆阳驴”难,仅存的“庆阳驴”养殖户都在地理条件艰苦的咀边塬梢,山区沟洼。为了买到纯种的庆阳驴,郭中揆他们几乎是跑遍了镇原、环县、宁夏固原的沟沟叉叉。目前,种驴基地最贵的一头驴价值15000元,只有购回纯种的“庆阳驴”,才谈得上保种繁育,合作社的发展才有前景。

  共同富裕,驴产业方兴未艾

  2013年3月,合作社的股东会成立了以郭中揆为书记的党支部。“我们当时之所以先建党支部后建基地,就是因为我们都是党员,六年村的乡亲们并不富裕,有些家庭还很艰难。在建基地的初期,他们对我们鼎力支持,这更增强了我们回馈的决心”,何晔谈到当初把私营企业改为合作社的动机时满含深情的说。

  合作社七个股东有六个成员是六年村人,他们要在家门口创业、致富,要让老百姓亲眼目睹养驴的经济效益。虽然现在还没有散户养殖,但是将来,合作社的队伍一定会越来越庞大。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郭中揆他们卯足了劲要干出个样子来。

  其实合作社的愿景更大,郭中揆说:“驴皮供应龙头企业东阿集团,将来我们肯定是要自主研发的。驴肉除了早期的冷鲜销售,将来我们要在西峰开一家‘龙肉宴’旗舰酒店,然后要像‘小肥羊’那样搞全国连锁加盟,到时候驴肉销售问题就全解决了。驴骨、驴鞭、驴血开发医药和生物产业前景都很好。”(作者:巩晓静 王立宁)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