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日报 》( 2013年07月30日 04 版) 新华社记者 王俊禄
放弃银行工作跳回“农门”,自掏腰包慰问老党员,不顾恐高症爬上脚手架劝架,深更半夜一个女生护村巡逻……在不少人看来,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大学生“村官”项玉君有点“傻”,吃苦受累不说,还把吃亏当成了“家常便饭”。
2009年当上涌泉镇炉头村党支部书记时,项玉君才25岁。进村之前,镇、村干部就给了她三条忠告:不吃村里一口饭,不花村里一分钱,不要随便去老百姓家。为什么不能进百姓家串门呢?原来,村里矛盾复杂,新支书坐了谁家的板凳,会被误以为拉帮结派,以后工作就难了。
项玉君利用一个月时间,拜访了村两委干部和老党员,了解到村情复杂的根本原因,是前几届个别村干部因工程承包案导致村账不清,致使干群关系紧张。随后,项玉君提出了村账整理方案,在整理过程中坚持全程公开,双方各出三个人检验每张票据的真实性。历时一个多月后,村里积压多年的账目终于整理完毕,账户解冻了。
此后两年,在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下,26个历史遗留问题有17个得到解决,村里各项基础建设逐渐完善,并在2010年的各项考核检查中从后进村转化为合格村,计生、村庄整治等指标还达到先进村标准。
为了节省村里的开支,村办公楼维修时,她和村干部自己去买建材、当水泥工;为了村民平安地过大年,她主动参加夜间巡逻。项玉君说,一个女生半夜12点到凌晨四五点钟在村里来回溜达,说不害怕那是骗人的。
涌泉镇盛产蜜橘,周围村有很多种橘散户,不少村走精品橘子路线,销路很好。而炉头村虽然橘子品质跟周边差不多,价格却差一大截。
项玉君凭着在大学期间积累的营销经验,决定合伙创办一个柑橘合作社,带领村民致富。2009年6月,项玉君押上了大学赚的所有积蓄,还向同学借款3万多元,成立了临海市喜洋洋果蔬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市场+大学生村官+能人大户+合作社”的模式,聘请4名大学生村官专门通过博客、论坛、淘宝等方式进行网络宣传和品牌推广。此后两年间,共销售柑橘2630吨,实现销售额1130多万元。
项玉君坚持一条,精品柑橘收购价每公斤高出市场价0.5元。很快,合作社吸引了一百多户村民加入,辐射带动周边173户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两年后,项玉君被调往涌泉镇横路村,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由于工作出色,后又当选为涌泉镇人大副主席,并任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
据新华社杭州7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