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沧州8月2日讯(王婷 通讯员 张月琦)日前,位于尚村镇东青口村的冀红绿化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里一派生机盎然,50多亩地的12000 株法桐经过园林工人的修剪,更加挺拔壮观,前来参观的苗木客商连声称好。
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这家合作社,车子一出县城往北没多远,就见公路西侧好几块比庄稼高很多的树林郁郁葱葱,这就是东青口村冀红绿化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苗圃基地。
在东青口村边,合作社的创建人吴纪红带领记者走进他的冀红苗圃,他介绍到,苗圃一期占地528亩,除了自家的责任田,其它都是按照土地流转程序租来的村民的农田。公路西面通村道路南北两侧,种植着各种观赏树和点缀树,其中有竹柳、樱花树、红榉树、桃树、香花槐、法桐,今年麦收后又种植了点缀树红叶李、云杉、国槐、皂角树、油松以及珍贵的嫁接桂花唯一的母本树流苏等十几个品种。吴纪红介绍说,土地流转政策实行以来,他便积极开展创新土地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尝试,本想让600户本村村民一起参股开展苗圃经营,但由于村民认为收效太慢或担心经营风险等原因不愿入股,于是吴纪红自己筹资进行苗圃经营,付给参与土地流转的村民每亩一年1200元的租金,不让老百姓承担风险。目前东青口村共180户参与了土地流转,其中一队的田平川一户就流转土地11亩,并一次获得两年的土地流转金。该村的剩余劳动力可以到苗圃打工,现在苗圃工人一共有50多个,妇女工资每天50元,男工工资每天65元。本村村民除了土地租金外还可以通过在苗圃打工实现增收,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苗圃除了经济效益外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也非常明显,它不仅改善了环境,绿化了街道,更响应了“美丽乡村”的主题。
冀红苗圃的前景可谓形势大好,预计到2015年,几乎所有的树种都会有良好的回报率。比如,8万株樱花树2015年春即可出圃,法桐1万株2014年春可出圃,云杉2014年可出圃一部分,同时育有一级小苗35亩,成活率98%,作为出圃树种的后续接种树。因此,这个苗圃完全可以称为是一个“绿色银行”,虽周期长但回报集中。对于未来的尝试,吴纪红介绍说,我们要进行树下养殖,现在已经购进了土鸡雏鸡2000只,将来全部实行散养,土鸡可以吃虫,鸡粪可以作为树下肥料。养殖母鸡开发一个采蛋园让百姓吃到放心鸡蛋,契合了循环经济的宗旨,并丰富人们的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