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合作社 > 合作社风采 > 小蜜蜂“酿”出大财富 返回首页

小蜜蜂“酿”出大财富

时间:2013-08-23 01:55来源: 作者:收藏

  

  “去年,我养蜂收入达6万元。今年,我养了80箱蜜蜂。明年,我打算将养殖规模扩大一倍,再建一个同等规模的养蜂场,把养蜂产业做大做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美好而甜蜜的生活。”日前,汪清县复兴镇金苍村的苏顺国高兴地告诉记者。

  找到苏顺国的养蜂场并不容易。从汪清县驱车近2个小时,记者来到距复兴镇金苍村3公里处的一座山脚下。前面已无路,车辆无法通行。人只能徒步走进山里。四周莽莽山林,连绵不绝,山间溪水,蜿蜒脚下,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趟过草丛,突然在眼前展开一片平坦的开阔地。只见,80多个养蜂箱分列4排,整齐排列;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热闹非凡。苏顺国正在查看蜂箱,小心翼翼揭开一个木头蜂箱上的盖板,从箱里拿出隔板,板儿上密密麻麻满是蜜蜂。苏顺国告诉记者,每个蜂箱有3至5万只蜜蜂,一年大约能割50公斤蜂蜜。

  苏顺国有着20年的养蜂经验。在村里,他是个养蜂能人,拥有村里最大规模的养蜂场。他告诉记者,近几年,蜂产品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尤其养蜂不争地、不吃粮,利用林下、道路两旁等闲散区域即可。蜜蜂消耗的能量和物质主要来自自然界生态系统内可再生的植物花蜜和花粉。蜜蜂在采集植物花蜜和花粉过程中又为植物传授花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既有经济效益又有极大的生态效益。

  看中蜂产业,不仅有苏顺国这样的养蜂人,还有想把延边蜂产业做大做强、把蜂产品打入国内外市场的企业家。来自敦化的崔学义经过多次勘察,看中了汪清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纯天然无污染的蜜源基地。崔学义告诉记者,汪清拥有78.7万公顷林地面积,有水飞蓟、椴树、胡枝子、杜鹃、山玫瑰、百合等216种天然有机蜜源植物,蜜源潜力巨大。他在汪清成立了瑞景养蜂专业合作社,带动45户蜂农养蜂酿蜜。为了延长蜂产品加工产业链条,他还在去年4月投资400多万元,在汪清兴建占地4800平方米的专业生产厂房,成立了汪清东北新兴蜂业有限公司。崔学义自信地说,明年,公司预计生产蜂蜜5000吨,不仅要将蜂产品打入国内市场,更要占领国际市场。

  小蜜蜂不仅是在酿蜜,更是在酿造大财富。汪清县因势利导,不断加大资金、政策、技术的扶持力度,使养蜂这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甜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州也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蜂业。我州拥有蜜源植物327.9公顷,山花蜜源和农作物蜜源300多种。到2012年,我州有蜂群20万箱,占全省蜂群总量的2/3,占内蒙、辽、吉、黑4省的1/4,有相关从业人员1万多人,农民专业养蜂合作社40多个,蜂业协会9个,6家规模大的蜂产品加工企业。2012年,全州蜂业实现总产值3.6亿元,养蜂农户年均纯收入达到2.6万元。蜜蜂产业成为我州养蜂人致富的“金饭碗”。(作者:马楠)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