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三五的晚上,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小董镇城东五巷便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小董城东曲艺团举行文艺晚会已是这儿雷打不动的“惯例”。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舞台上的主角都是镇上或周边村屯土生土长的老百姓,演出节目则是群众自编自导,反映身边人、身边事和农村新变化的题材。
这是钦北区群众性文体活动的一个缩影。为了让“草根文艺”活起来,钦北区积极探索农村文化的内生机制,在全区11个乡镇分别成立镇级文联,发展会员3000余人进行文艺创作,先后创作歌曲《钦北在崛起》、《平安的承诺》,快板《喜看钦北交通大改变》,小品《你笑我笑大家笑》、《幸福计生》等一大批文艺作品,同时组织300多场次的送文艺下乡下村活动。
文化结对共建,是钦北区探索出的一条文艺发展新路子。该区在推行区、镇、村三级文艺辅导网机制中,把文艺村的创建和党建示范村、文明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结合起来。将开展农村文艺辅导志愿服务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在丰富基层文艺生活的同时,丰富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内涵。
为使草根文艺队健康发展,钦北区还对300多名民间艺人进行登记造册,并建立“点对点”帮扶机制,聘请文化辅导员下村传授文艺知识,对乡镇文化干事、农村文艺骨干进行辅导,把文化的种子“种”入乡村大地,把“送”文化变为“种”文化。据统计,该区近两年来共投入50多万元,扶持了26支乡村文艺队伍,为其配置了灯光音响及乐器,在增强群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能力的同时,为乡村打造“永不离村”的文艺队伍。
文艺事业的发展,需要基层文联组织在“联”字上做足功夫,既要做到“内引”,要加强同各级组织的交流合作,更要做好“外联”,增强文艺界与社会各界的联系。该区坚持“社会力量办文艺”和“市场运作兴文艺”的原则,吸引社会力量捐助办文艺、举办书画展或其他各类文艺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艺活动,为文艺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小董镇商会与小董镇文联结成文艺共建单位后,由商会每年出资5万元,资助该镇文联开展文艺活动,成了当地“社会力量资持文艺发展”的典范;大垌镇文联通过与该镇的大型企业祥云飞龙有色金属冶炼公司结成文艺共建单位,由该公司每年出资3万多元资助该镇举办文艺演出,确保该镇文联有经费开展文艺创作及举办文艺活动,镇文联则以企业为对象,进行文艺作品的创作,今年以来,该镇文联先后为企业创作了歌曲《让蓝图装点美丽中国》、小戏《农民工的一天》等反映企业文化的文艺作品,走出一条“企业资助文艺,文艺服务企业”的双赢良性合作路子。
如今,钦北区已逐步形成社会积极参与文艺建设的良好氛围,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如春雨般洒遍城里乡村,激发农村经济能人积极参与农村文艺建设的热情。该区板城镇官庄村经济能人罗衍宗从2007年3月至今,先后自筹资金20多万元,义务为当地群众购买电影放映设备、坚持走村串屯为乡亲免费放映,累计放了1000多场免费电影,观看群众多达50万人次。此外,他还带头捐款达5万多元,用于村里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举***文艺活动等公益文艺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