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变化 > 大爱伴夕阳 返回首页

大爱伴夕阳

时间:2015-01-18 08:19来源: 作者:yaxylzzf收藏
    在黑龙江省依安县依龙区域中心敬老院,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一辈子鳏寡孤独,无儿无女。到了晚年,步入了政府为其搭建的平台敬老院,开始了集中供养新生活。过深入采访得知,他们当中,健康者寥寥无几,大多体弱多病。有的坐轮椅、有的拄拐杖、有的脑血栓后遗症栽栽歪歪、有的痴呆傻、有的癫痫、有的聋哑、还有的半语子。面对这样一个很难沟通、交流的极端弱势群体,管理者该怎样捧出一颗大爱的心,与他们朝夕相伴,并为之做好全方位服务?院长张晓明和他的服务团队拧成一股绳,发自肺腑地将老人们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对他们的起居关爱的无微不至——
                                                    大爱伴夕阳
    依安县依龙区域中心敬老院是省民政厅和县政府共同投资于2011年改扩建的具有三星级宾馆标准的敬老院。不仅所有房间都有卫生间,而且公共卫生间、洗漱室、洗澡室、热水室、医护室、电视厅、演播厅、棋牌室、健身室、图书室、理发室、休闲广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这里,为入住的老人们提供和创造了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这里,曾经接待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召开座谈会搞调研。从2008年起,先后在依安县农村五保供养中心担任副院长和中心区域敬老院担任院长、具有管理敬老院丰富经验、钟爱敬老事业的张晓明,于2013年5月27日被任命为依龙区域中心敬老院院长。今年45岁、2012年加入党组织的张晓明,在依龙区域中心敬老院担任院长以来的20个月600多个日日夜夜里,将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把一颗滚烫的心无私地奉献给了老人们。
                                             坚持清洁卫生常态化
    上任伊始,面对依龙区域中心敬老院的优雅环境,张晓明没有陶醉,而是面对现实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规定,并天天到各房间走一走,看一看环境卫生。在个人卫生上,坚持每天傍晚由5名护理员敦促老人们洗澡、洗袜子。对于新入院和懒惰不愿意天天洗澡、洗袜子的老人,张晓明和护理员们便做耐心的思想工作,将个人卫生好坏直接影响全体院民生活环境的道理讲明白,千方百计让老人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看到有的老人洗澡不认真时,张晓明经常担任搓澡员,为其搓澡,有腿脚不利索的老人洗澡时,张晓明和护理员就将其从房间里搀扶到洗澡间,洗完后再搀扶回房间,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张晓明还亲自为老人们理发,发现哪位老人头发长长了,便叫到理发室进行理发。老人们的衣服包括内衣内裤在内和被罩床单坚持3天洗一次。还坚持组织老人们坚持每天早餐前和晚饭后漱口刷牙。新华村五保户郭连芝大娘在屯子里单身居住时,几乎没洗过澡,没洗过脸,没剪过手指甲和脚趾甲,入院后,张晓明让护理员领着郭大娘好好洗个热水澡,之后,张晓明和护理员一道费了好大劲为郭大娘抠出锯掉已经长到肉里脚趾甲,从此,郭大娘过上了清洁的生活。今年87岁高龄的魏金发是位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退伍老战士,是建立新中国的功臣。2012年9月与老伴蒋淑贤随第一批入院的院民来到依龙区域中心敬老院,去年患上小脑萎缩疾病,得了老年痴呆症,因有其老伴护理,平时还算过得去。一次,因照看不到位,魏金发将大便拉在了裤兜里并弄得满床都是。正当蒋淑贤准备为其清洗时,张晓明正好路过他们的房间门口,见状,张晓明二话没说,亲自给魏金发擦洗大便并为其洗干净床单被罩和内裤,感动的蒋淑贤不知说啥好。由于院民坚持经常洗澡、洗袜子、洗衣服、洗被褥、理发,个人卫生始终处于干净状态和对室内外公共卫生经常打扫,无论啥时间来到敬老院,不仅室外看不到烟头、纸宵等废弃物,室内更是清新干净,没有一点异味,始终给人一种清新之感觉。
                                                 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依龙区域中心敬老院现有院民122人,其中男院民104人,女院民18人,平均年龄62.5岁,最大年龄90岁,他们分别来自依龙、富饶、双阳等乡镇,没到敬老院之前,都是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户,散漫惯了的这些老人,刚开始时,对于集体生活不习惯。为了老人们安全,张晓明制定了严格的值班值宿制度、院民请销假制度、早晚接交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安全用电制度、紧急疏散制度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在贯彻执行中态度十分坚决,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和全体院民必须自觉遵守,不允许出现丁点瑕疵。室内外安装了监控设备,全天候对室内外进行监控,各房间安装了小广播,遇有大事小情,广播一响,全院人人皆知。规定老人身上不允许有任何刀具和打火机,为方便院民吸烟,全院只有4人有打火机,抽烟的院民可随时到这4人当中取火并到指定地点吸烟。院民出院必须请假,并说明要去的地点,办啥事,回来的时间,对身体欠佳的请假院民,还要指派专人陪护全程。销假时,必须进行安检,看看身上携没携带危险品。张晓明还组织院民开展了消防、洪灾和地震等突发事件逃生演练。特别是手把手地教会所有员工都会使用灭火器。张晓明还十分注重食品安全,要求决不允许采购腐烂变质的米面粮油、肉类、蔬菜等食品,厨房重地,除厨师、服务员,其他任何人不允许擅自进入,确保老人们的饮食安全。无论庭院的照明灯还是室内照明灯需要更换时,张晓明都及时亲自蹬梯子进行更换,保证院民不摸黑。一次,洗漱室的洗手盆底部出故障严重漏水,张晓明找来工具躺在地上将其修好。由于张晓明将不安全隐患全部消灭在萌芽之中,到目前,依龙区域中心敬老院没有发生任何不安全现象。
                                                     经常调理伙食换样吃
    众口难调也得调,总吃饺子也不行。这是张晓明常说的一句话。面对120多人就餐的食堂,张晓明要求每周对主食和副食都要精心研究,一日三餐要换着样地吃,并将菜谱上公示板进行公示,让大家监督并知道哪顿吃啥饭菜。主食花卷、馒头、包子烤饼、面包、麻花、饺子、米饭等不下十来样,副食顿顿有肉,有新鲜蔬菜,早餐,3样以上主食,有粥、有豆浆、有小咸菜、有小抢菜、有咸蛋。其余各餐每顿主食都在3样以上,以满足不同口味挑选食用,每顿必保2个以上炒菜或炖菜,所有菜里必保有肉,鸡鸭鹅鱼肉也经常光顾这里的餐桌。每周最低改善一次伙食。2014年10月17日,从双阳镇敬老院整体乔迁到依龙区域中心敬老院的37人之一的宋庆发清晰地记得,他们来到这里3个月,院里已经宰杀7头肥猪。张晓明将所有院民的生日建立了档案,每月1日为同月出生的老人们举办1次集体生日宴,全体院民都参与,有蛋糕、有长寿面、有鸡蛋、还给酒,使无儿无女的老人们倍感亲情般的亲切和温暖,无不为之动容。对于卧床行动不便的重病老人,按照老人提出的饭菜要求,给做病号饭,想吃啥就做啥,并由护理员亲自送到床头,亲自喂给。老人们对院里的伙食的调理非常满意。来自依龙镇庆玉村的五保户陈玉十分感慨,他说:“我在屯子里居住时,别说每顿饭主食好几样,菜里有肉,有时一天吃一顿饭,哪有菜呀,月八也看不到肉星,这里就是人间天堂。”
                                                     争取政策看病全免费
    来到依龙区域中心敬老院的老人们,得到了吃、住、穿及日常生活用品全免费供给的待遇,感觉无可无可的。但由于绝大部分身体都有病,平时吃药点滴打针需要钱,一遇急病需要住院,更需要钱,成为没有收入来源的五保户的一块心病。张晓明将为老人们解决看病就医的医药费问题纳入重要日程,通过积极主动工作,县民政局为所有院里的老人们都缴纳了合作医疗费用,使老人们享受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医药费的待遇。同时为老人们争取到县民政局大病救助资金,合作医疗报销后剩余部分由大病救助出资给予报销。还通过县合管局与县中医院确诊,为老人们办理了慢性疾病资金补助待遇。通过合作医疗、大病救助、慢性疾病三大块医疗费补助,将老人们看病就医的费用全解决了,再不用为看病花钱的事犯愁了。张晓明看到有的老人因医里医护室没有所需药品,就自己花钱到镇上的药店买,还有的从县里往回捎之后,便告诉所有院民,凡是在院里医护室买不到所需药的,向我报告,我从县里给你们往回捎,不用你们自己花钱。就这样,家住依安县城的张晓明成了院民买药的代办员。院民蒋淑贤平时服用盖中盖,又一天拿出100元钱让张晓明从县里往回捎,第二天早晨,100块钱的盖中盖送到蒋淑贤老人的手中,同时100元钱也给退回来了,没用蒋淑贤花分文钱,药就到手了。凡有急病需要到县里确诊或者住院的,张晓明都用自己的车对他们车接车送。院民曲亚杰患有心脏病,她说她已经死了3回,都是张晓明帮忙抢救过来的。去年冬月曲亚杰突感腹部疼痛难忍,张晓明立即将其送往依安县人民医院,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大夫说再晚来一会,就穿孔了,生命很难保,当即给曲亚杰做了手术,住了12天院,没用曲亚杰花1分钱,张晓明全部通过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核销了。
                                                激励员工爱岗又敬业
    张晓明深知,院里的员工是做好敬老服务工作的基石,没有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很难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很难达到老人们满意。为此,他十分体贴员工们的辛劳,经常开会勉励大家干好工作,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每一位院民。当院民心气不顺,与员工因琐事发生争吵时,张晓明都对员工做出善意的批评,矫正员工没理辩三分的不正确的认识,把老人们有怨气,看成是我们的工作还有缺陷,与老人们的要求还有差距,从而服务质量更加提高。张晓明家住县城,他为了老人们常常不回家,日夜守候在老人们身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连续6个除夕夜是与院民们一起度过的。他的70多岁的老父叨咕:你干的是啥工作呀,过年都不回家。听了父亲的话,张晓明感觉鼻子阵阵发酸。祖国高寒地区的冬季是漫长的,昼短夜长是冬季的特点。张晓明原先规定每天早6点30分员工必须上班到岗,傍晚4点30分下班离岗。在实际工作中,张晓明发现,早上6点30分员工到岗时天还没亮,而傍晚4点30分下班时天已经黑了,由于敬老院紧靠交通要道依明公路,过往车辆特别多,员工冒黑上下班行走在路上很危险,为了员工们的安全,便从实际出发,将冬季每天早6点30分上班改为7点上班,傍晚下班时间由4点30分改为4点,这样一改,员工们上班时间延后半个小时,下班时间提前半个小时,两头都见亮,员工们的危险系数小多了,对此,员工们念念不忘张晓明的菩萨心肠。2014年7月下旬,依龙镇2次强降雨,导致员工刘宝琴、肖淑云两家居住的平房屋地上水。张晓明得知这一消息,立即穿上靴子开车直奔刘宝琴、肖淑云家,并立即投入到掏水抗洪灾的战斗中来。虽然当时控制了水情,但因持续降雨,从地下上来的水需要掏几天才能完成。张晓明当即表态,你们2人不用上班,在家抗洪,工资照发,此举感动得刘宝琴和肖淑云总也忘不了。张晓明对员工的呵护,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她们在工作中不分分内分外,啥活都抢着干,无论擦洗床头柜、拖地板、还是值宿、对待老人,象上满发条的时钟始终一个劲,人人都把张晓明对老人们的爱,体现在自己的工作中,无私地奉献着。
    张晓明,这位连续三年被县政府授予记功奖励和先进模范工作者称号、已经与老人们共度6个新春佳节的敬老爱老模范,在新的一年里,目标前方,决心带领自己的团队,让爱继续向前延伸······(通讯员 王洪德)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