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卫海霞
“平时送孩子到市区上学,我们都跟邻村几个家庭一起‘拼车’,这***既方便,又省钱。”安阳县北郭乡北郭店村村民张先生说,他的女儿在市区一家小学上学,平时接送孩子,村里的几个家长常常一起“拼车”。
4月18日,张先生准备张罗着送孩子上学,只见他打了几个电话,不大一会儿,3个家长便领着各自的孩子在他家集合齐了。张先生告诉笔者,现在,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许多有******的农村家庭都让孩子到城里上学,接受更好的教育,平时将孩子寄托在周托部里,住宿和学习都让家长省心,但每星期五和星期日下午的接送孩子问题很让人头疼。“说不定家里有什么事儿,就把接送孩子的事儿耽搁了,后来听说附近村里的几个孩子也在市区上学,家里也都有车,现在网上不是流行‘拼车’吗?去年9月,俺就张罗着和邻村的几家商量‘拼车’接送孩子,没想到一拍即合。”现在,一个家庭负责接送孩子一个星期,“拼车”接送孩子省时又省钱,大家都体会到了“拼车”的好处。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农村,“拼客”日渐增多,农民享受着“拼”所带来的方便与实惠。除了“拼车”,他们还“拼购”、“拼用”。购买化肥时,好几家只开一辆三马车去,既是“拼车”一族,还是“拼购”一族。武庄村村民朱金霞说,他们“拼车”、“拼购”,每次包括三马车油钱和团购省下的化肥钱可节约50多元。此外,还有不少农民“拼用”农具。李家有电动三轮车,朱家就只买浇水泵,或者几家“拼购”一台浇水泵,农忙时,大家合用。像锄头、铁锹之类的农具,也是能“拼”就“拼”,几家买一***,不用每家每***都买,可以节省很多开支。
笔者还发现,如今,农村留守妇女干活的时候也是“拼”着干,需要几个人干的活大家一“拼”,拉着家常就把活干了,既省去了租赁人工的费用,还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做“拼客”在农村成了时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