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神文明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长沙市围绕建设新农村、培育新风尚这一主题,按照城乡统筹、城乡互动的原则,不断提升农村***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参与度和支持力,收到良好效果。目前,全市已创建各级文明村镇358个,其中市级文明村镇33个,省级文明村镇13个,受到中央文明委表彰的全国文明村镇4个和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8个;4个县城均为省级文明县城,其中长沙县为全国文明县城。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发挥主导作用,强化农村***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保障
***比于城市较好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农村***神文明建设存在“欠账”和“贫血”的现象,缺投入、缺平台、缺阵地的问题比较突出。要改变城乡***神文明建设不均衡、不协调的局面,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近年来,我们坚持城乡文明一体化、均等化的理念,把农村***神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切实解决投入偏少、比重偏低、基础偏弱的问题。一是以政策导向。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长沙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街镇、社区(村)文化团队建设的意见》及《实施细则》、《长沙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在全市开展“文明创建进农家”活动的通知》等政策性文***,统筹实施文化共享工程、乡村清洁工程,加大对农村***神文明建设的引导力度。陆续出台的各类政策措施为全市农村***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形成了“设施多在农村建设、活动多在农村开展、服务多向农村延伸、资金多往农村投入”的良好导向。近两年全市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放映“2131”工程和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构建起广泛覆盖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大力支持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室建设,市、县两级财政分别给予1万元/个的奖励。二是把阵地夯实。***神文明建设需要基础阵地的支撑,农村***神文明建设更是如此。为此,我们坚持高起点建设农民学校,不仅乡镇、村覆盖率达到了100%,而且基本做到了“四有”,即有场地、有教室、有专(兼)职教师、有教学计划。坚持高标准配套综合文化中心,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和公共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乡镇基层服务点的覆盖率达到60%以上,区县街道、社区图书馆和宣传文化中心为主的“15分钟文化圈”初显雏形。目前,全市的县、乡(镇)、村三级文化网络初步形成,有县级文化馆4个、图书馆4个、乡镇文化站132个、民间职业剧团80余个、***放映队77支、乡镇万册图书馆58个,实现了“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有宣传中心”。三是重环境营造。***神文明建设既取决于人的素质提升,也离不开外部环境的营造。近年来,我市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大力实施以“三改三整一分离”为主要内容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不仅使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也使得农村的风尚培育有了极大提升。“三改”即改电、改水、改厕;“三整”即整修乡村道路、整治村容村貌、整治生态环境;“一分离”即人畜分离。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建设改造农村公路4300多公里,农村自来水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了88%、80%。这些都为农村***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营造了良好环境。同时,以“环境优美乡镇、环境优美村、环境优美户”评选为载体,实施“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对获得荣誉称号的乡镇、村予以奖励,其中长沙县黄龙新村、望城县真人桥村、浏阳市金塘村、宁乡县华田村等40多个村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尊重主体地位,打造农村***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平台
人民群众是物质文明的创造享有者,也是***神文明的创造享有者。在农村抓***神文明建设,既需要农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也需要农民群众的创造与推动。通过什么***的载体和形式使得***神文明建设真正惠及于民,是值得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们坚持共建共享的理念不动摇,在服务主体、打造载体上下了不少功夫。一是让现有资源发挥作用。***神文明的阵地只有在建好的基础上管好、用好,才能真正“活”起来。近年来,我们依托农民学校,鼓励和动员村联点教师、优秀教师进入农民学校执教,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道德规范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广泛开展“共铸诚信”、“道德评议”、“爱心使者”、“文明标兵”等实践活动,使得农民学校成为广大农民的“***神家园”。依托农村中小学校,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向农民开放,初步实现了资源共享、文明共创。依托各类文化设施,注重一区一特色、一县一品牌,开展***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芙蓉区的“牵手芙蓉”、天心区的“激扬天心”、岳麓区的“走进新岳麓”、开福区的“湘江韵律”、雨花区的“魅力雨花”,长沙县的“五彩星沙”、望城县的“***约斑马湖”、浏阳市的“广场月月乐”、宁乡县的“周末我登台”等活动载体主题突出,内涵***富,形成了鲜明特点和广泛影响。二是让“下乡活动”成为常态。坚持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常抓不懈的实事工程,采取党委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分享到文明创建的***硕成果。结合长沙实际和农民需求,***富内容,拓展内涵,把理论下乡、政策法律下乡一并纳入,形成“五下乡”的工作格局。为使“五下乡”做到常下乡,我们把集中性与经常性活动结合起来,把行政动员与机制建设结合起来,把服务农民与培养人才结合起来,贯穿全年,严格考核,确保长效。近两年,先后推出群众文艺“百团汇演”、送戏送***下乡、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日、“建设新农村、科技当先锋”、卫生支农扶贫、十七大***神进农家等系列活动,受益农民达190万人次。三是让素质提升更加自觉。加强农村***神文明建设核心在人,关键在人。为此,我们始终注重以人的文明提升农村的文明,把市民素质工程延伸到农村、覆盖到农民,形成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从2006年起,在5年时间内培训农民150万人。坚持用市民理念教育农民,分期分批组织系统的法律法规、社会公德等教育培训,每年培训农民30万名以上。全市各行政村认真修改和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在村民中广为宣传,使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进村、入户。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特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开展政治道德规范、经济道德规范和公共道德规范教育,以征文演讲、文艺表演、信用户创评、“***”整治、成立读书协会、推进殡葬改革等具体形式,引导农村有理想、重诚信、讲文明、树新风。注重调动老龄协会、维稳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老年体育协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积极性,发挥五保基金会、教育基金会和慈善基金会的推动力,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提供积极有效的帮扶,每年组织各类活动600多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00多起,使农民在潜移默化中得实惠、受教育。四是让参与程度不断提升。***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表明,老百姓便于参与才能乐于接受。在“文明创建进农家”活动中,各乡镇、各村根据各自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如“好婆媳”、“好邻里”、“十大孝星”、魅力农民、“十星级”文明户、增产增收先进户等评选活动,在农村树立可学可比的人物典型,以典型引导良好的社会风尚。2007年以来,我们按照“向群众要文化、让群众演文化、使群众享受文化”的思路,开展了覆盖城乡的群众文艺百团汇演展演。全市400余个群众性文艺团体的4万多文艺工作者,每年举办大大小小的演出2000余场,覆盖了全市170多个乡镇,参与群众达180多万人次。在节目内容上,注重老少皆宜、雅俗共赏,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就地取材的文艺作品、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等,都在舞台上得到尽情展现,体现了群众“自己报节目、自己演节目、自己评节目”的鲜明特色。在表演形式上,力求不拘一格、***富多彩,歌舞、小品、舞蹈、戏曲、杂技、武术等应有尽有,群众说“台上演得尽兴,台下看得过瘾”。在参与对象上,幼儿园的小朋友、离退休的老同志、年轻的艺术爱好者等,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能一展身手、参与其中。同时,在全市组织107名专家、1120名***参加“新农村、新环保、新生活”农村环保义工三年行动,引导农村爱护环境、维护家园。
三、注重主动创新,形成农村***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机制
***神文明建设如果没有机制作保障,就容易流于形式,也难以实现长效。为此,我们把机制创新作为重要内容,贯穿于农村***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尤其是针对实施农村***神文明建设的服务、运作和保障问题,加大机制创新力度,形成整体推进格局。一是建立城乡统筹的工作机制。统筹城乡发展,既包括经济建设的统筹,也包括***神文明建设的统筹。近年来,我们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做到一并部署、同步实施。市委、市政府把农村文明创建作为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的重要内容,纳入《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市文明委每年召开全会,研究农村***神文明建设工作,组织开展文明村(镇)和星级文明户评选。按照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统筹的思路,实行“文化下乡”与“文化进城”双向互动,建立定期交流与合作的机制。二是建立科学规范的考评机制。对获得国家、省、市各级文明村镇、文明标兵单位的***,分别记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对单位分别给予2万元、1万元等不同数额的奖励。对各类文明创建荣誉实行动态管理,既有一届三年、两届有效、届满重新申报的届期管理办法,更对复查中不合格的单位给予黄牌警告甚至撤销荣誉称号。近两年来,市文明委在文明村镇的评选中,先后对20多个参评单位进行“一票否决”。三是建立广泛参与的互动机制。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为此,我们***心组织开展区域共建、村企共建、村校共建等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志愿者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尤其是“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和“城乡青年手拉手、共建美好新农村”两大共建共创活动,为文明创建的以城带乡搭建了有效平台,先后有138家民营企业与129个村进行对接,有8000多名城乡青年结对交流。引导农村成立乡风文明理事会、思想道德评议会、红白喜事理事会、村容村貌整治理事会、禁赌协会、计生协会等民间组织,使之成为农村***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员、组织员、调解员和监督员。四是建立多元投入的保障机制。***神文明建设的投入要实行政府主导,但不能成为政府财政“独家赞助”的垄断工程,而应该是“各方投入”的全民工程。目前,我市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激励,使单位和个人自办文化、共创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宁乡县牵手移动公司,投资60多万元在全县400多个行政村建起了高标准不锈钢阅报栏,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到“***神食粮”。浏阳农民许明文一家自拍电视剧《爸爸,我不该骗你》获“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成为我市农村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教材。望城农民胡应农创建藏书3万册的应农图书馆,得到国家文化部的充分肯定。五代剪纸世家秦石蛟建立全国第一个剪纸博物馆,馆藏剪纸珍品15000***。
长沙市农村***神文明建设工作虽然这两年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覆盖面不够广、参与度不够高、实效性不够强等一些具体问题。尤其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还需要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引导和教育上下很大功夫。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针对农村***神文明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拓宽思路、创新方法、健全机制,努力探索符合时代特征和长沙实际的农村***神文明创建之路,推动我市农村***神文明建设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