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鹿山街道陆家村婆媳腰鼓队又吸收了好几对新成员,至此,婆媳成双成对加入腰鼓队的已有20多对啦!每当夜幕降临,只见一对对婆媳手拉着手、背起锣鼓有说有笑地汇合到村活动室训练,整齐的舞步,悦耳的鼓声,朗朗的笑声,描绘出一幅新农村和谐的画卷。这是鹿山街道基层文化活动引领农村新风尚的一个缩影。

文化活动充实农村生活
在鹿山街道的各个行政村,一支支由农村妇女自发组建而成的腰鼓队、排舞队、秧歌队等已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悄悄融入鹿山农民的生活,成了他们业余文化生活中一道必不可少的***神大餐。“参加腰鼓、排舞队后,一些老年妇女身体比以前健康了,人也开朗了,生活也充实了, 现在晚上要想搓个麻将,人都叫不齐了。现在想起来,成立各类文化队伍、都开展文化活动,真是***好事”。陆家村村支书陆利文向记者介绍文化活动给陆家村带来的新面貌。随着新家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村的许多土地被征用,农活少了,妇女们的空闲时间多了。都开展文化活动,妇女们白天忙家务,晚上排练,生活充实了,聚在一起的时候更多的是一起交流节目的编排、演出的效果等,你一言我一语,好一派温馨、和谐的景象。

文化活动成了和谐关系的润滑剂
“主动参与健康文体活动的多了、***吵架现象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了!”目前,越来越多的鹿山人将文化热情化为自觉行动,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美好生活,同时也成为他们增进感情的“润滑剂”。今年40多岁的阿兰,自结婚后一直对婆婆有意见,认为她偏袒大儿子,老人的解释是小儿子家******好一点,大儿子家困难一些,所以平时关照大儿子家多一点。2000年为大儿子家造房子一事,婆媳关系弄得更加紧张,几乎是“见面不说话”。村干部多次上门***作也无济于事。后来,还是村干部出主意,让媳妇和婆婆参加婆媳鼓腰队,虽是勉勉强强,碰面时也很尴尬,但一段时间下来,婆媳从开始搭话到慢慢的无话不谈,腰鼓越敲心越近,现在,两人竟像母女一***,又说说笑笑了,遇到有“重***动”,媳妇还帮婆婆画眉,化起妆来。另外还有一对邻居,原本两女主人很要好,都是村腰鼓队的成员,前几年为了造房子一事,两家闹得很不愉快,事***虽过去了好多年,但两家从来不搭理,就是正面碰见,大家就低着头擦肩而过,村里组织文化活动,他们也都不去参与。今年母亲节村里举办了一台晚会,村妇女主任上门***作,要求她俩都来参与,并安排开场节目敲腰鼓。练习、彩排、正式演出,大家一道敲敲打打,你来我往,两人的关系明显改善,尽释前嫌。现在两家走得很近,一家碰到上梁、娶亲等好事,另一家会主动上门帮忙,另一家也会在逢年过节送上一点小礼品。在农村里,邻里、婆媳、妯娌齐上阵参加文化活动的人还真不少,共同的兴趣爱好让家庭、让邻里间更加和睦。
如今的鹿山街道新农村真是村美、人美,邻里、婆媳、妯娌关系更亲密,一派文明、和谐、欣欣向荣的新风貌。鹿山街道分管文化工作副主任吕永良笑逐颜开地说:“ 要建好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要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队伍的作用,让他们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窗口”和***神文明建设的“舞台”,从而带动引领农村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