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吃水靠驴驮出门靠步行
9月13日上午,张新庄村民,讲述了全村人的“大恩人”张平,带领大家致富的故事。44岁的高俊会,二十多年前娶了媳妇后,在延安市区生活了一段时间,城市生活的艰辛,让他们不得不返回妻子老家张新庄村。那时,他们和全村人一样,住在村里老虎沟的土窑里,吃水靠驴驮,出门靠步行,点灯用煤油……
在贫瘠的土地上,高俊会夫妇种了些小米、玉米、土豆等作物,不过即便他们如何勤劳,七八亩土地每年的收成不过几千元。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两个儿子到了上学年龄和小女儿的出生,家里的柴米油盐,孩子的学费,这些压力让高俊会日子过得十分紧张。
小山村有了农民企业家
那时,村里一位20岁的小伙张平因家境贫寒,离开了小山村,进城打工,很快,他的吃苦耐劳得到回报,先从一个打工仔“变身”为包工头,而后又“升级”成为一家地产集团公司的老总,外人眼中的农民企业家。
张平没有忘记养育他的小山村,没有忘记村里的乡党仍过着贫苦的日子,因此,他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反哺”张新庄村所有村民。1993年,有一手开铲车手艺的高俊会开始在张平的公司上班,因此,日子渐渐好了起来。3年后,他家已经购买了一台当时代表“富裕”的21英寸黄河牌彩电。
当然,这样的“福利”不仅是高俊会一家,张新庄全村所有男壮劳力,只要愿意,都可以进入张平的公司上班挣钱。
“从1996年开始,张平就开始给村里干好事,他跟村里人说,要想富先修路,后来他就拿出50多万,为村上修路造田,引来了水,也通了电,还给村里盖了一所小学,村里人都非常感谢他。”高俊会说。
走出小山村“反哺”小山村
村民们说,张平的“反哺”远不止此,2006年,张平要给全村人盖新窑洞,这个消息瞬间传遍不大的小山村,30户村民都希望这是真的。
这就是真的,经过2年多的建设,张新庄村建成两排30院砖窑,每院4孔,全部免费赠予村民们。不仅如此,入住前,张平还给每家每户配备了29英寸彩电、沙发、茶几、太阳能等,还通了自来水,修好了与外界联系的公路。村民说,这项投资约一千多万元。
在建设家园的时候,张平想方设法,带领村里人可持续致富。2007年,他又投资一千多万元,在村里盖起了养鸡场。“养鸡场每年的所有盈利,他一分钱都不要,全部发给村民。每年中秋和春节,他都会给村里人发一千块钱过节费。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他每个月还给发300块钱生活费。村里只要有考上大学的孩子,他就资助孩子读完大学,现在,他已经资助了6个孩子。村里所有人的医疗和养老保险,也全部是他给大家交的。”高俊会说。
现在,高俊会就在张平的养鸡场工作,他的大儿子高峰在张平的建筑公司里上班,是一名实验室的技术员,二儿子曾经也在张平的公司上班。这个20年前年收入只有几千元的贫困农家,已然成为年收入十多万的小康之家。
高俊会说,目前,全村绝大多数男人,都在张平的公司上班,女人负责地里的活。全村人的日子因此都很幸福,大家都忘不了张平的大恩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