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 “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日前,由中宣部组织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中央新闻采访团已分赴各地农村深入采访。本报从今天起将陆续报道各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以资各地借鉴。
莽莽的黄土高原上,有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30多万亩苹果园,陕西旬邑县就镶嵌在这茂密葱绿的苹果园中。经过多年奋斗,旬邑县依靠发展苹果产业,村路通了,村庄靓了,农民钱袋子鼓了,走出了一***西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旬邑之路。
发展苹果产业,找到农民增收的抓手
旬邑地处渭北旱塬土层深厚、光热充足、温差较大,是最适宜苹果生长的地区之一。
1987年,在当地政府号召下,职田镇车村农民杨***民种了3亩“秦冠”苹果,3年后挂果有了700元进账。尝到了甜头的老杨又种了6亩“红富士”,结果这9亩苹果园使他的家底不断增厚,再加上木工手艺,他家成为全村第一个买电视机的家庭。去年,杨***民9亩苹果园收入4万元。
如今,车村多数农民种上了苹果。去年,全村苹果挂果面积1100亩,建成果库48座,人均纯收入3500元。全村75%的村民搬离了祖祖辈辈居住的窑洞,住进了新村。
车村是旬邑苹果产业的一个缩影。旬邑县委书记郑光照说:“建设新农村必须因地制宜。旬邑是一个纯农业县,地理位置偏僻,发展苹果产业具备独特优势,几届县领导都把它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牛鼻子’,坚持不懈抓下去。”
新闻背景:旬邑县这几年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苹果生产,稳步扩大苹果种植面积,还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加大对农民的培训,使得优果率将近90%。2005年全县苹果总面积达到35万亩,果农人均年总收入达到3015元,苹果收入占果区农民总收入的80%。苹果产业带动了劳务、储运、加工、包装等二、三产业的发展。2005年仅苹果储藏一项,可使全县农民增收9300万元。
“群众铺底子,政府罩面子”,农村基础设施有新路子
5月11日下午,旬邑县下了一场久违的中雨,杨***民站在村里的柏油路上对记者说:“要在以前,你们根本进不了村。”几年前,杨***民多年没回家的姐姐驱车400里地赶来看***,顺便拉来一些生产物资。可就在离家4里远的村头,因为道路泥泞,车子进不了村,从上午10点折腾到下午3点,姐姐无奈只得含泪离去。杨***民找来三轮车、拖拉机,又忙活到晚上10点,才把东西拉回家。
2005年,县领导上电视承诺:“要把柏油路修到农民***的家门口,把自来水引到农民***的锅里头。”政府给农民只提了一个要求:路基得村民自己打好。听说政府要为村里修路,车村村民无不欢呼雀跃。没有动员,能出来的劳动力全上阵了,奋战10天把路基修好。验收合格后,县政府派人前来铺上了路面,4公里的路政府投资了将近50万元,村民高兴地把这***路命名为“惠民路”。
“群众铺底子,政府罩面子”,是旬邑农民对修路时政府和村民分工的形象概括。旬邑农村道路等级差,导致苹果常运不出去,许多客商望而却步,严重影响农民增收。但如果单靠政府投资,实现村村通油路还要等上好多年。
新闻背景:2005年旬邑县委、县政府提出:“哪个村先打好路基,就先给哪个村铺油(路面)。”也就是群众投工、投料完成路基工程,经验收质量合格的,政府负责铺上沥青路面。这个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2005年乡村铺底子投入资金超过1000万元,原计划全年铺油路60个村70公里,实际修了94个村114公里。
是否改新房,建新村?让群众“一事一议”
伴随着旬邑改革开放以来的3次建房浪潮,杨***民经历了窑洞——普通平房——单元平房的3次搬迁。去年,杨***民住进了面积达200平方米的单元式新房。这座带院子的大房子有卫生间,有厨房,还有喂养牲畜的地方。他的房子与其他12户一***,外面被统一粉刷成粉色。老杨说:“我的房子不是全村最好的,全村190户人家,已经有50家搬进了二层楼房,有50多户在平房里,还有一些人家没搬出窑洞。”
走进车村,只见***同户型的房子都齐齐整整排列在一起,每排房子后面统一设计了存放柴***和车辆的半封闭街道,村庄内外基本看不到垃圾和柴***。3纵5横8***不同档次的街道敞敞亮亮。“新村建设中,谁都没强迫我们,县里免费给我们设计了各类不同风格的房子做了规划,我们只管统一放线、统一施工、统一外墙色彩,统一监督。”车村党支部书记刘建昌说,他们统一规定按每户3分地划拨宅基,新宅建成并搬迁后必须交回老宅基及时复垦,仅此一项节约耕地200多亩,他们在复垦后的耕地上又种上了苹果树。
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启动了旬邑的农村市场。旬邑群众在新村建设中已累计投资1.6亿元,带动了***关产业的发展,农村砖价由原来的每千块98元上升到150元,农民消费支出同比增长33.4%,其中住房消费同比增长152.8%。
新闻背景:早在3年前,旬邑就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建设,提出了“五化五有”:街道柏油化、住宅平(楼)房化、生活节能化、村庄生态化、管理规范化,有澡堂、有沼气、有卫生厕所、有文化活动室、有卫生室。旬邑坚持对基础设施一次规划到位,每年为农户免费设计出20套不同风格、不同面积的户型,既有造价在2万元以下的,也有2万—5万元的,还有6万元以上的,群众喜欢哪一种就选哪一种,有积极性的可先搞,积极性不高的可先放下,等一等,看一看,绝不勉强。县委副书记樊自斌说:“这就叫尊重群众意愿,唤起大众同心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