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设施 > 甘肃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返回首页

甘肃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甘肃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时间:2012-06-08 11:44来源: 未知作者:bianji66收藏
    围绕“病有所医”目标着力构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我省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卫生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认真贯彻“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政策为保障,以规划为指导,以项目为支撑,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全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有了显著改善,正在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以政策为保障,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2006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确定了从2006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健全和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干高效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逐步形成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的长效机制,积极有效地整合农村卫生资源,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医疗救助***结合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确保农村群众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主要健康指标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总目标。《意见》还从加快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农村公共卫生保障机制,全面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素质,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依法加强农村卫生监督管理,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等8个方面,为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定了政策依据。
  经过科学论证,省卫生厅、省发展改革委按照国家《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意见》,制定了《甘肃省“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甘肃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先行,各项工作以规划为指导。《甘肃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根据省情和农村卫生现状,确定从2004年起至2010年,利用七年左右的时间,按照国家建
  设标准,对65所县医院、45所县中医院、60所县妇幼保健站和1227所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进行建设,配置基本的医疗设备,加强技术人员培训。规划总投资达到1.84亿元,其中土建投资9.19亿元,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设备投资6.23亿元,人员培训投资2.95亿元,计划申请国家投资7.55亿元,省内配套10.3亿元,利用其他资金0.5亿元。规划完成后,将基本完成县医院和县妇保站的改扩建任务,将对80%的县中医院进行建设,将实现一个乡镇建设一所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的目标任务。
  以项目为支撑,全面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
  为了加强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预防控制农村地区重大疾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管理局、财政部与各省在总结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于2004年出台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并启动实施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提出以完善农村卫生机构功能和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等措施,从整体上为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提供保障******。到2010年,建立起基本设施比较齐全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运转有效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协同发展,满足农民群众人人享有初级卫生***的需求。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整体筹划、分步实施,深化改革、配套推进”的原则实施。由中央制定全国总体规划,确定支持的范围和重点,安排补助投资。地方根据中央规划要求,编制本地区农村卫生建设与发展规划,制定具体项目建设计划,落实建设资金和政策措施,有重点地逐年实施。按照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功能要求,根据区域卫生资源、人口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农村卫生机构布局。项目建设以改、扩建为主,填平补齐,并要求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加强人才培养,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4年,国家启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项目以后,省卫生厅、省发展改革委抢抓机遇,对全省农村卫生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国家先后投资我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资金7.55亿元。目前,全省已建设农村卫生服务体系项目965个,建筑面积86.49万平方米,总投资5.8974亿元,其中国债投资4.134亿元,省预算内配套2272万元,市县配套和项目单位自筹1.5362亿元。其中乡镇卫生院874个,占全省乡镇卫生院总数的64.6%,建筑面积62.62万平方米,投资3.5658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875亿元、省级配套672万元;县医院36个,建筑面积12.79万平方米,投资1.2734亿元,其中国家投资7250万元、省级配套380万元;县中医院20个,建筑面积8.06万平方米,投资7627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390万元、省级配套760万元;县妇幼保健站35个,建筑面积3.02万平方米,投资295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950万元、省级配套460万元。全省965个项目已投入使用486个,在建292个,开工前期187个。
  在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从2006年起,按照乡镇卫生院设备配置标准,省财政每年投入4000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设备配置。2007年,国家投入我省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资金5750万元。全省已有42个县的634所乡镇卫生院配置了31754台(***)医疗设备,总价值1.375亿元,平均每所乡镇卫生院22万元、50台(***),全省近半数乡镇卫生院换新装。
  以质量为保证,建立农村卫生工作长效机制
  省委、省政府及各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管理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成立了专门的项目领导小组,确定项目管理人员,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科学规范地实施项目建设。全省对项目建设从质量把关、资金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制度。对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方面都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行业标准,并实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等。进行统一设计、监理、招标,按进度拨付建设资金,使乡镇卫生院建设作到了“三统一”。项目建设标准、功能和流程符合《国债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建设质量和外观效果也比较统一。在项目建设中,不少地方在项目投资较少的情况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节约建设资金和能源,对乡镇卫生院整体环境进行整体规划、整治和美化,起到了排除危房、增加业务用房、改变乡镇卫生院整体面貌的目的。在项目完成后,组成项目建设竣工验收委员会,按照规定进行验收,确保了国债项目的正常运行,保证了投资效益的良好发挥。一些地方超计划完成了配套资金,保证了项目进度和质量。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全省大部分地方都开展了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打破现有乡镇卫生人员身份界限,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管理,院长通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使一批业务强、懂管理的卫生技术人员走上乡镇卫生院领导岗位。不少地方建立了绩效挂钩取酬的工资分配机制,权责明确、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奖惩分明、依法管理的监管机制。从2006年开始,按照省委、省政府《意见》,省财政每年投入850万元,用于农村人才培养;安排1000万元,对承担公共卫生的乡村医生给予补助;投入4000万元,为乡镇卫生院配置医疗设备;增加9000万元,通过转移支付解决财政困难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省卫生厅与省财政厅制定的《关于建立农村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的意见》,明确在财政对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实行全额拨款后,乡镇卫生院实行收支两***线,收入的90%返还给乡镇卫生院,用于乡镇卫生院发展,建立乡镇卫生院发展的长效机制。2007年,省委、省政府将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供给作为当年“12***实事”之一予以落实,对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建立农村卫生投入长效机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提升综合水平为重点,统筹农村卫生项目建设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农村卫生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点,也是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维护广大农民身体健康,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全面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构建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是积极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谋福利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实事工程。
  近来年,通过不断加大投入,实施多个卫生项目,全省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环境不断改善,取得了一系列可圈可点的成就:通过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全省县乡医疗机构旧貌换新颜,解决了乡镇卫生院房屋破旧、设备简陋的问题,农村的医疗救治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扩大了县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规模。一幢幢新的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的村卫生室成了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最大亮点,农民可以在宽敞、明亮、舒适的环境中得到医疗服务。用农民群众自己的话说:“过去一张破床板就是卫生院,现在卫生院比上城里了。”全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有力地配合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利实施,保障了农民群众对基本医疗保健的需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环境的一系列变化,农民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夸在口里;通过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项目建设,全省农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救治机构的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全省农村公共卫生防治机构新增业务用房14.73万平方米,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县医院特别是边远县医院具备了收治传染病的******,增强了农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的能力,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农村卫生三级服务网建设不断巩固和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得到稳步发展,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分别由2000年的121.4/10万和22.24/‰下降到2006年的76.39/10万和15.84‰。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实施,农村缺医少***的问题逐步缩小,农民群众的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目前,全省共有农村医疗卫生机构1508个,病床2.89万张,卫生人员3.65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15万人。有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1.46万人,注册护士0.77万人。全省1351所乡镇卫生院中有3***所中心卫生院、982所一般卫生院,有人员1.42万人、床位1.37万张。全省有村卫生室13411所,村医3.53万人。一个布局合理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正在服务于广大农村和牧区。
  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将继续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社会参与,坚持农村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实施好2008年-2010年建设项目,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配备技术先进、质量一流的医疗设备,培养一支热心农村、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医疗服务队伍,建立健全覆盖全省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农村卫生工作是一项伟大的公益***业,做好农村卫生工作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农村卫生工作做好了,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农民问题的解决就有了一个好的基础。这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省卫生部门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全面提升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