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设施 > 南宁:强化五措施 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返回首页

南宁:强化五措施 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南宁:强化五措施 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

时间:2012-06-08 13:35来源: 未知作者:bianji66收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中央文***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自治区将我市武鸣县及原邕宁县辖区作为试点县区,为我市加快农村发展、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改变农村面貌、建设新农村,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在新时期提出的战略重任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南宁作为一个拥有400多万农村人口的首府城市,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多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生产水平低,
    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增收难度较大;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总体发展水平还很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开放创新,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积极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跳出“三农”看“三农”,以工业化的思维和理念谋划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农村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一要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一方面大力推进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之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什么赚钱种什么,农民愿意种什么就种什么”的原则,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推动农业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作物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积极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动植物病虫害防治体系,科学使用化肥、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二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县区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依托工业园区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根据引进项目的规模和体量,安排一批没有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中小项目进入乡镇工业集中区,加快六景工业园区、武鸣伊岭岩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隆安那桐经济区等县区经济园区的建设和招商引资,力争工业、农业项目一起上;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重点扶持发展市场前景好、技术起点高、出口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着力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体系,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鼓励民营经济投资农村第三产业,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三要鼓励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培育“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中介、专业营销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改善生产营销服务,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要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供销系统要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
  二、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着力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2005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677元,与先进发达地区***比,还有较大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不断拓展农民增收的空间和渠道,努力实施“四大工程”。一要实施农业增收工程。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培育主导产业,扩大短平快增收项目生产,发展“名、特、优、新、稀”产品,提高农产品商品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技服务网络,搞好科技和信息服务,积极推广和普及良种良法,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依靠科技致富;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坚持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实行土地转让、出租、入股,加快农村土地向种植大户、承包能手集中,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二是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有组织、成建制地开展劳动力转移,促使劳务输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苦力型向技能型、自发型向组织型转变。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加快劳务网络建设,加强与沿海开放地区企业的联系,及时做好劳动力供需对接和输出劳动力的***管理。三是实施创业致富工程。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健全农村信用贷款和担保体系,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四是加快实施扶贫开发工程。要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加大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调整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紧由“输血”型式扶贫向“造血”型式扶贫,提高扶贫科技含量。继续增加扶贫投入,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使用效益。
  三、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健康的人文环境
  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各级党委、政府要将教师工资、教育经费、危房改造等支出金额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以适当的待遇留住现有农村教师,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二是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医疗救助体系;组织城镇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持农村,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三是发展农村基层文化。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兴办健康文明的农村文化产业。以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为载体,充分利用和发挥农村文化网络功能,广泛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深挖潜力,进一步打响武鸣“三月三”歌圩节和宾阳正月十一“炮龙节”品牌。四是深入开展农村***神文明创建活动。教育基层干部和群众要全面学习贯彻胡***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荣知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庭院、文明户为载体,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五是逐步改善和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六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化农村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农村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构建社会治安“大防控”格局,建设平安南宁。
  四、科学规划乡村建设,着力提高村民的居住环境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的具体体现。各级党委、政府要紧密结合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加强政策引导,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紧落实扶持措施,为广大农民群众建设一个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新家园。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规划建设部门要科学制定乡(镇)村建设总体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布局,统筹安排农村建设用地。二是尊重农民意愿,分类指导。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村发展趋势和村镇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循序渐进,因地制宜改造村庄,建设特色明显、设施配套的农村新社区。三是加快建设步伐,改善环境。建立多元化投资新机制,鼓励各类主体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道路、水利设施、教育文化卫生设施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电力、通讯等公共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村公路通达率、广播电视入户率、清洁燃料使用率。实施“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工程,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逐步实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村庄绿化,努力创造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真正达到村容整洁、生活舒适的目的。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健全村民自治机制,着力提高农村基层民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和谐的政治环境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一是提高农村党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深入推进在农村开展的保持共***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明辨是非,增强大局意识。二是加强村组织班子队伍建设。狠抓村“两委”班子建设,健全制度,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在基层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三是增强党员的“双带”能力。以深入实施乡土人才开发工程为契机,不断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双带”能力和水平,组织党员参加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和外出培训,使他们真正掌握一两门农业种养方面的技能,形成“一个党员户,一面带富旗”的模式。
  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及时总结和推广有利于农民当家作主的好经验、好做法,***心组织,分类指导,使村民自治工作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一是推进民主选举。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制度,真正选出思想好、作风正、有本领,群众信得过,能够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二是推进民主决策。凡涉及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与使用、发展公益事业、土地承包、宅基地处置、集体经济项目承包等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重大事项要提请村民会议决定。三是推进民主管理。搞好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实行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四是推进民主监督。坚持村委会定期向村民代表会议汇报工作,接受监督,听取意见,对民主评议不称职的村干部要按规定程序进行调整。继续推进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