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设施 > 让文化能兴村 返回首页

让文化能兴村

时间:2012-06-11 13:43来源: 未知作者:gg收藏
        打造“文化兴村”示范点,开展“文化兴村”工程,让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成为新农村科学发展的“软实力”。然而,苍梧县在实施“文化兴村”工程中,发现也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文化基础设施落后、载体不够***富等问题。
    “文化兴村”在全区各地都有探索和实践,这些问题也是一些共性的问题。笔者建议,“文化兴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培育特色,提升***神。挖掘和培育地方特色,是“文化兴村”的有力抓手。针对少数偏远农村群众***神文化生活枯燥乏味的现状,可就地取材,挖掘和培育地方特色,使“文化兴村”有抓手,能展开,群众感兴趣,愿意参与。
    比如,可以鼓励引导乡土民间艺人,组建农民艺术班、艺术团体,用一些地方特色文化编排成群众通俗易懂的文艺节目演出,既***富群众文化生活,又传承民族民间文化。
    比如,村党支部可以组织***关的比赛、竞赛活动,把民间特色民族民俗文化与“三下乡”等活动结合起来,在为群众服务中形成凝聚力、号召力。
    苍梧县石桥镇永安村成立的“文化兴村”活动中心,着力培育永安地方特色文化,***富村民文化体育生活,提高村民科技致富能力,促进文化教育。该村在实施党员民意代表制度的基础上,还组织采茶剧团,在节日或喜庆日子里,组织开展***彩演出。
    采茶剧团的演员全是当地农民,忙时种地,闲时演出,并将曲目立书成册,整理编写剧本50多集,成为当地一个有影响力的乡村文化艺术团,形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
    乡村农民剧团的成功说明,民族民间特色文化,仍有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市场。注重挖掘、培育,积极鼓励和支持,不仅能够起到***富提升群众***神文化生活的作用,更在弘扬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基础上,培育良好的民风,促进和谐。
    改善设施,提升品位。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状况,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能够基本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能够起到“兴村”作用的根本所在。这不只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需,也是对农村居民的一种补偿。
    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新农村建设,要先补上这一笔账,各地党委政府就要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依据当地农村发展实际,注重资源综合开发以及资金整合,既注重长远,又兼顾当前,让农村基础设施效益最大化;根据各村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做好规划,使各村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增强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关注民生,促进发展。借由包括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传统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无论大小事,一***一***去做好,不让散落在民间的民俗传统文化消失,并有新的***气神,是关注民生、落实惠农政策的实在作法。
    现在,全区各地多年不间断开展的惠农民生项目,有的已建成使用,有的还在建设中。整合现有的广播电视网络、农家书屋、文化剧场等惠民工程资源,做好“民生文化”这篇文章,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真正能够育民、兴村。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