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设施 > 成都:新农村建设升级 未来会有更多幸福村 返回首页

成都:新农村建设升级 未来会有更多幸福村

时间:2012-06-12 10:17来源: 未知作者:gg收藏
    怎么抓新农村建设***
   核心就是“以城带乡”这个方略。也就是,要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把城市的规划建设理念借鉴(不能照搬)到农村,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把城市的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村, 建设“人口适度集中、产业***对集聚、功能配套集成”的新型农村社区和新农村综***。
   七八棵高大香樟树如士兵般整齐排列在川西民居风格的三层小楼旁,四五丛翠绿的毛竹围合成一个小游园,不时可以看到路边摆放着展示传统农业耕种的小雕塑……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温江区万春镇幸福村农民集中居住区的235户村民不仅住进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小区,节约出来的41亩建设用地则用于引进企业发展乡村度假旅游产业,为村民就业增收创造******。
   作为全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项目之一,幸福村是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缩影。
   省党代会特别提出,“加快推进新农村综***建设,引领新村建设再上台阶”。为实现这一要求,成都将围绕城乡建设统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而其基本方略是“以城带乡”,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把城市的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村,建设“人口适度集中、产业***对集聚、功能配套集成”的新型农村社区和新农村综***。
   成都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幸福村”。
   从环境到收入
   幸福村的巨变
   门前小菜园子里栽种的石榴树正开着艳丽的红色花朵,沿着红砖铺成的小径,记者来到村民史国清家里,今年73岁的史大爷去年年底从老砖瓦房搬到农民集中居住小区新家。
   “走了几十年的泥巴路,没想到老了还能享受城里人的生活。”史国清站在厨房里,他女儿正在准备午饭。扭开自来水龙头,把小白菜清洗一下,打开天然气炉具,锅里倒上油,旁边的电饭煲已经冒着白气。“方便多了,以前要自己打井取水、烧柴火,现在跟城里人生活没啥区别。”史国清女儿坐在餐桌前笑着说。
   史大爷一家5口,按每人30平方米面积统一建成的新居有三层,包括客厅在内共有8个房间,光装修就花了10万。“日子好过了,也想把家装好些。”史大爷说,以前他们村各家各户都住得很远,道路、天然气等不好配套,一下雨,出村的道路便泥泞不堪,“每逢赶场下雨时,裤***都是泥点子。”
   如今的幸福村小区里,黑灰色的沥青道路平整舒适,自来水、电、天然气、光纤、通讯等基础配套齐全,据村支部书记郭建平称,小区还有雨污分流工程,在村子下游有一个小型污水处理***,村里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在村子西边,一栋四层楼高的建筑还在装修,郭建平介绍,那是小区的综合服务中心,8月将投入使用,里面设置了警务室、卫生站、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等。
   幸福村主要以花木种植产业为主,现有种植面积上千亩,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节约出41亩建设用地用于引进企业,发展乡村度假旅游,同时组建花木营销合作社,与园林绿化企业合作,通过花木电子商务平台,打造高端花木产业。
  “以前村民种树,都是看哪种树卖得贵就种哪种,往往要***,现在有专门的公司指导,形成了标准化种植、立体化栽培、集体化购买、信息化销售的模式。”郭建平说,幸福村不管是面貌还是村民收入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享受城市级配套
   村民的幸福生活
   走进双流县籍田镇地平村的“地平新家园”农村新型社区,依山建房、伴水而居,川西民居式的建筑风格十分有特色。籍田镇统筹考虑小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产宜居等因素,科学编制完善了产业、聚居点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等各项规划。同时,规划建设乡村酒店和商业步行街,致力发展商贸、餐饮、休闲娱乐等业态,推进一三产业互动发展。
   农村人向往城市生活很大的原因就是公共服务的差距,走访双流县时,该县统筹委***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双流将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我们要从方便老百姓生活的角度去考虑、配套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村。”***关负责人说,首先要完善县镇村“三级”社保服务平台,继续开展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深入推进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并轨运行。其次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重点则是教育和医疗卫生。据介绍,要完善城乡校长、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深入实施12年免费教育,加快健全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同时完善城乡医疗技术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健全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双流还将继续抓好镇村道路建设,统筹实施输气管网延伸和电网改造,深入推进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大力推动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
   近日,我市对涉农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置标准进行了“升级”,新增或提升社会综合服务管理工作站、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办公室、水电气等代收代缴网点、民俗活动点、公共停车场、金融服务站自助设施等多项公共服务。新增加的内容主要从规划前瞻性和区域发展性角度出发,结合农村居民提出的需求而增加上的。
   从建筑到生产生活
   让乡村各有特色
   幸福村的花木种植、地平村发展餐饮休闲娱乐、新津县兴义镇打造的有机农场,这些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已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风格。成都乡村各有特色,不光是生态环境上,还包括建筑风格、人文气息、产业发展,乃至居民生产生活习惯上也各有不同。
   据了解,在开展具体乡村规划工作时,规划设计人员会注重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保持农村的特点,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保持田园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
   在记者走访的几个村,看到虽然大家集中居住了,但有一些人仍然从事农业生产工作。怎么***方便村民生产生活?据了解,在规划农民集中居住区规模时,规划设计人员要考虑当地产业特征、地形特点、劳动力需求、交通通达性、生产作业便利性等要素,尊重并保护川西林盘居住形态,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规划规模适度的农村新型社区。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