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们在惠水县雅羊坝花卉苗木示范基地参观

长顺县“东西合作”农产品物流中心吸引代表们的目光

贵阳市白云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的食用菌让代表们惊叹不已
文/本报记者 赵勇军 罗石香 图/本报记者 白荧
“集聚、集约、集群”、“整合、组合、聚合”。这是在全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现场观摩时听到的频率最多的几个字眼。
走园区、看基地,听介绍、谈发展,代表们一路马不停蹄,一路收获满怀。“转变发展思路,优化工作机制,埋头实干加巧干,贵州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必将走出一片新天地。”这是代表们的共识。
一排排现代化的喷灌设施,一片片标准化的蔬菜基地,一个个投产落地、蓄势待发的项目,一张张喜获丰收的笑脸……让现场参观的代表们深刻感受到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无穷魅力。
现场一:在长顺县广顺镇景云关高钙苹果示范基地,诱人的苹果清香扑面而来。该基地依托红樱桃公司技术力量,果农收益大幅提升。短短几年,在基地示范带动下,已带动全县发展高钙苹果4万亩,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大产业。
“没想到,贵州高原也能种出如此高科技苹果,长顺园区示范带动效果是如此之快,着实令人惊奇!”现场参观的代表们纷纷发出感叹。
现场二:瓜果飘香,花海迷人。在有着贵州高原“第一大坝”之称的惠水县涟江大坝农业园区,宽阔的园区便道、现代化的喷灌设施,标准化的葡萄种植,集中展示了现代农业的宏伟气势。这里规划面积1.5万亩,拓展面积3.5万亩,着力构建三大景观带和一个特色花卉苗木生产基地。“涟江园区政府主导很到位。园区的规划、基础设施、土地流转、产业扶持优惠政策,为招商引资引进和培育市场主体奠定了基础。”现场参观的德江县县长李云德说。
现场三:在贵阳市白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展示区,红豆杉、香草、裸仁南瓜等现代农业新品种,无土立体栽培新技术,节水灌溉新设施等展示让参观者目不暇接。“我们这里有30来个食用菌品种,大红巨芝是我们公司科研新品种。”在园区的食用菌基地,入驻园区的贵州高山百益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林介绍,园区建成后,可为全省食用菌产业提供菌种供应和技术服务。
园区建设让黔中大地迸发生机。无土立体栽培、智能温室大棚、气吸式播种流水线……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不断涌现,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日益显现。白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通过科技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2013年发展精品果树、苗木花卉、特色蔬菜1.5万亩,可实现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年直接助农增收500万元。
园区建设让资源要素有效集聚。长顺“东西合作”农特产品集散中心,物流平台建有绿色无公害产品交易市场、速冻产品交易市场等物流建设要素,同时通过电子信息结算中心、现代农产品博览中心等,为长顺县乃至全省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与东部地区直接交易提供最佳平台。
园区建设让贵州农业转型升级。惠水县精品蔬菜产业园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通过农业招商、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共入驻5家企业,并与贵大以校县联合形式建立科研基地,创建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5个。
自省委、省政府做出着力打造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全省上下不断加大推进力度,加紧完成规划编制,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增强经营主体实力,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面启动113个园区创建点,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园区在产业聚集、体制创新、科技引领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作用,推动园区持续发展。
贵州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虽然才起步,但是园区建设的势头可喜。随着园区建设的日益壮大,必将促进贵州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必将促进贵州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实干・巧干DD建设者说
潘文政 (长顺县农村工作局局长):
长顺县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是以长顺高钙苹果、绿壳蛋鸡两大特色产业为主导,以紫王葡萄、小米核桃为辅助产业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规划建设面积达7万余亩,辖多个乡镇的多个行政村。
示范园区的建设,我认为将从4个方面发挥作用,首先,示范园区能带动和引领全县农业产业发展,依靠科技支撑、标准生产、生态循环等特征,提高产业发展的标准化水平,引领全县产业发展的方向;另外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靠“量”吸引客商,通过客商促进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其次,提升产品品牌效益,促进产品销售“触角”延伸到全国,提高全县农特产品品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最后,还能加快信息化建设,全县农产品通过有机认证,实行防伪查询、溯源追踪,在园区内建立实景监测系统,推动了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
谢明福 (惠水县农业局局长):
我认为,发展好示范园区,科学规划是前提。惠水既有坝区,又有山区,适合发展立体农业。我们按照“坝区上设施、山区调结构”的思路,规划“涟江现代农业园区”、“云雾山立体农业园区”、“麻山山地扶贫产业园区”三个园区,覆盖全县25个乡镇,实行种养结合、长短互补,力争把惠水建成面向贵阳等地的“花园、菜园、果园、公园”。其次,调整结构是主线。把农业作为工业的第一车间,依托落户县内的永红公司、绝味鸭脖、味莼园等32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稳定优质的原料供应基地,紧扣城镇化和市民需求,发展时鲜蔬菜、特色果品等。
张林 (贵州省高山百益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公司主要培养食用菌种,我估计,公司投产在食用菌园区投产后,年利润将可达500万元左右,我们培养的食用菌将以适合贵州生产的灵芝、天麻、竹荪、茯苓等菌种为主。食用菌是一个纯净产业,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科学培养出上等菌种,向农户推广。农户种植食用菌,如同用傻瓜相机一般简单。白云区食用菌产业园,集中多个食用菌园在一起,有利于供应贵阳市民的食用菌,方便集中销售、加工,形成产业链。
周勇胡 (贵州新欣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公司在三都镇金石村流转了500亩地,主要是培育种苗,推广优质蔬菜,公司和贵州大学专家合作,致力于推广最好的品种,最优的种植方法。我们种植的蔬菜,黄瓜、茄子、西红柿等,果子都非常均称,销售价比一般蔬菜高,主要销往外地。我们种植的辣椒,苗比农户家的高出一大截,因为从培育的辣椒苗,就壮实许多。我们希望通过示范种植,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发展,另外,租他们的地,吸引他们做工,也是一种带动。
王菊 (惠水县三都镇涟江坝农民):
家里5亩水田流转给花卉公司,每亩流转金每年1500元,给公司打工,日工资可达80元以上。“有这样的收入,我们都不出去打工了。”王菊说。她和丈夫都就地打工,带着孩子,她认为把地租给公司种花,所得收入,比自己种植粮食“划得来”。
王海燕 (长顺县绿壳蛋鸡养殖户):
在位于广顺镇的林场里,养殖了10个棚的绿壳蛋鸡,每个棚40平米左右,养殖200只鸡左右,鸡棚用木材建成,如同一栋小型木屋,是给鸡喂食和鸡“睡觉”的地方,中间隔开,鸡如“住”楼上,防潮。
我养蛋鸡一年多了,刚开始没掌握养殖技术,鸡的死亡率高,赚不了多少钱。慢慢摸清了鸡的“秉性”,养殖就变得容易了。今年因为受禽流感的影响,蛋价和鸡价都不理想,效益略差些。放养绿壳蛋鸡,一只蛋鸡年产蛋130枚以上,每枚可卖1.5D1.8元,每只鸡的养殖成本不到100元,只要掌握了技术,效益很好。而没掌握养殖技术或养殖规模太小,效益也不会理想。随着养殖户的增多,绿壳蛋知名度的增大,相信养蛋鸡会越来越有“搞头”的。
感触・感悟DD参观者议
莫武安 (黔西南州农委主任):
看了长顺高效园区很受启发。高钙苹果和绿壳鸡蛋,体现了长顺园区结合资源禀赋,发挥自身特色,产业链条得到扩展延升。种养结合,与物流相结合,老百姓参与各个环节,带动了农民增收。我们下一步将修订完善规划,做好资源整合,集中打造,实现园区要素集聚,资源整合,资金集中,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黔西南州非常注重园区建设,园区建设产业带相结合,围绕11个重点产业,重点布局,集中打造,示范点连线连片,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柏林松 (黔南州农委主任):
黔南的特色产业很多,有绿壳鸡蛋、娃娃鱼、火龙果等,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就是要立足生态,体现贵州特色。下一步,我们将在园区规划布局上再用心、突出特色,围绕畜、菜、茶、果、烟、药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园区建设与发展特色产业的有机结合,实现规模化发展,力争全州农业园区建设实现新突破。
刘兴万 (遵义市副市长):
这次观摩会,很有感触。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没,是省委省政府打造的“5个100工程”之一,抓好园区建设意义重大。下一步,遵义市农业示范园区建没,将高水准做好规划,按照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含量较高、经营机制完善,综合效益显著来打造,不断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努力做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李云德 (德江县县长):
建设高效农业产业园区,是贵州山区农业转型发展的有效载体。这次观摩会给了我们很多有益启示。一是建设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必须立足地方资源优势。德江地处黔东北腹地,我们最大的资源就是没有受到污染的空气、水、土地和保存完美的原生态植被,这些都是发展深受市场喜欢的安全农业商品的独特资源。二是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群众致富。惠水涟江产业园,政府整合资金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出台优惠政策,建立土地流转等发展机制,都是成功经验。农业产业园生产的是农业食品,更是农业商品。生产环节,流通环节都离不开市场主体。三是必须依靠科技支撑,促进园区产业增收增效。
王益彬 (白云区副区长):
长顺园区结合资源特色优势,从绿色、生态产品入手,推出主打品牌,实现了建一个园区,发展一方经济的作用。刚才参观的高钙苹果,利用科技的力量,创建一个品牌,这种做法很值得借鉴。我认为,今后应把园区建设作为一个平台建设来发展,在园区建设中,要注重科技的投入、品牌的打造,要把扩园、提质、增效,作为这次观摩会后要思考的工作。
何祖华 (正安县副县长):
参观学习了惠水、长顺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深有触动。农业发展坚持园区引领,走良种化,设施化,基地化,标准化,企业化道路是我们的不二选择。回去后,正安将进一步确立经营农业理念,以五化农业为标准,以罗汉洞生态茶业示范园区创建为载体,全面快速推进正安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从而为正安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减贫摘帽、同步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陈治宽 (石阡县副县长):
今天观摩会看到的长顺农业园区的高钙苹果和绿壳鸡蛋,开创了在喀斯特山区也能建好现代农业的先河。山区环保食品正成为沿海大中城市居民的期待品,这也是贵州“希望在山,潜力在山、出路在山”的优势。石阡农特产品品牌优势明显,石阡皮蛋享誉全国,回去后,将大力发展养鸭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实现园区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