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设施 > 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资源开发利用低 乐昌何时才能“乐”且“昌” 返回首页

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资源开发利用低 乐昌何时才能“乐”且“昌”

时间:2013-07-24 09:23来源: 未知作者:曙光收藏

  乐城街道西联村的水利设施被大雨冲毁待重修。

  乐昌,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北部,粤北边陲,毗邻湖南,素有“广东北大门”之称。1994年,乐昌撤县设市,建市之后的乐昌再没有戴过“贫困县”的帽子,近几年,乐昌的经济形势整体严峻,经济指标也位列韶关中下游。2012年底,乐昌被评为广东21个贫困县之一,重新戴上了“贫困县”的帽子。

  “乐昌为何会在贫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微博网友纷纷对乐昌的发展“拍砖”,微博网友@乐昌苑说:“乐昌把丢掉的‘贫困县’的帽子再捡回来,确实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但起码总比饿肚子要好。”对于乐昌目前面对的困难,网友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对症下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资源开发利用低、干部思想僵化缺乏冒险精神。

  ●交通

  市区到镇,都是“断头路”

  昨日,为了体验乐昌的交通情况,记者专程从广州坐车前往乐昌市区,在辗转了近4个小时的路途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在乐昌,火车站有两个,殡仪馆有两个,公安局有两个,甚至连监狱也都有两个。”乐昌网友@小熊维尼姿发微博称,乐昌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特征,一些机构在这个县级市中都成了“双黄蛋”。

  “坪石镇距离乐昌市区需要2小时的车程,中间还要经过乳源县。”当地的一名司机告诉记者,由于交通非常不便,从市区到坪石镇,开车需要2个小时才能到达。“从乐昌市区到北部11个镇,呈放射性分布,其实说白了都是‘断头路’,你去哪一个镇都要原路去原路回,然后从市区再去另一个镇。想一天之内跑遍整个乐昌肯定是不可能的。”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乐昌沿溪山茶场场长刘志强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在改革开放初期,乐昌的交通条件比较发达,“当时京广线经过乐昌,107国道也经过乐昌,乐昌的经济在韶关也是数一数二的。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乐昌和外部的经济差距拉开了,其中交通落后是一个严重阻碍经济的因素。如今外省进出广东从公路上基本都不经过乐昌了,乐昌变得冷冷清清,交通落后对乐昌人的自信造成了极大打击。”

  乐昌发生的这种变化,就连乐昌发改局的局长谢炳汉也不得不承认,“先天性不足的地理位置带来的劣势,让广东的‘北大门’变成了‘死角’。”

  今年8月份,武广高铁乐昌东站的建设即将动工,1个多亿的建站需要地方政府自行筹集。去年,整个乐昌市财政收入只有4亿多,面对庞大的资金压力,乐昌政府下决心要上这个项目。“交通是乐昌全体群众盼望解决的问题,我们再困难都要勒紧裤腰带上。”谢炳汉说。

  ●产业

  关的关了,停的停了,走的走了

  根据乐昌市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显示,上半年乐昌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农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都没有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工作目标。

  乐昌其实也曾经有过“辉煌”的工业历史。刘志强告诉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乐昌有几个创外汇过百万的企业。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它们在90年代时全垮了。

  “乐昌以前是纺织基地,也是机械制造业重镇,如今这些工业该关的关了,该停的停了,该走的也走了。中型企业的撤并抽空了乐昌的工业基础,如今乐昌缺乏重大的支柱型产业,经济当然发展不起来。”网友“跑马帮汉子”。

  谢炳汉认为,其实乐昌并不缺少资源,像金鸡岭、古佛岩、乐昌峡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充分开发,“乐昌峡是广东省重大民生工程,政府开发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配套工作,不能被个别人攫取了利益。”

  省级产业转移园区东莞东坑(乐昌)产业转移工业园距离规划的高铁站不足2公里,在2010年广东全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目标责任考核中,这家产业转移工业园因基础设施建设及招商引资不力被黄牌警告。“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而且受到环评限制,再加上目前交通条件的限制,招商引资进度比较缓慢。”谢炳汉说。

  “我们不能既要星星,又要月亮,有时候能够争取到一轮明月,就已经遍地是光了。”谢炳汉认为,乐昌的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缺少高附加值、税源型、科技型的企业,整个工业体系又缺乏支撑性的增长点。而武广高铁乐昌东站项目就是谢炳汉眼中那“一轮明月”,“等到高铁开通,工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会比现在更有成效。”

  ●扶贫

  农村无法让人“乐业”

  公开资料显示,在2009年至2012年的“扶贫双到”工作中,乐昌市195个村庄中已有100个村庄完成了脱贫。

  “我们村里已经搞了一轮扶贫,但为什么感觉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乐昌梅花镇的网友@小石的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讨论。有网友指出,与粤北其他地方,如连南、乳源等地相比,乐昌的扶贫力度似乎不够大,效果也不是特别的好。

  乐昌市一位官员坦承,在上一轮贫困村村民收入的统计方面,可能确实存在一些“水分”。“统计的是家庭的毛收入,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很多,这些人由于在外开销很大,实际上纯收入很少。”

  尽管有一些质疑,但更多的网友还是对成为“贫困地区”后乐昌的新一轮扶贫工作寄予了希望。

  来自省交通厅人事处的驻村扶贫干部郑晓俊已在乐昌乐城街道办西联村呆了一个多月。一月来,他走访了全村的贫困户进行了一次摸底。

  “村里存在的问题远比我想象的要多。”郑晓俊说,土地面积严重不足、资金技术缺乏、劳动力素质低、因病和子女教育负担过重致贫等问题,是导致西联村贫困的主要原因。

  乐昌网友@云岩7011提到,现在农村收入渠道太少,呆在家里只能“穷死”。54万人的乐昌,现在有20万人常年在外面打工,农村如果没办法让人“乐业”,农民就没办法“安居”,乐昌也难以“乐”和“昌”。

  与郑晓俊在西联村遇到的问题不同,在乐昌市北乡镇黄坌村驻村扶贫的韶关市委办干部谢敏锋,则在找到切入点后,陷入新的困境。

  “黄坌村的马蹄、芋头等农产品在粤北很有名,但却一直没给村民带来很大的利益。”谢敏锋说,由于长期以来都是分散经营,缺乏加工产业等,黄坌村的马蹄和芋头等农产品在经过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辉煌时期后,现在进入发展瓶颈。黄坌村也由原来的富裕村变成了贫困村。

  谢敏锋介绍,在进行考察之后,他们决定将提升和包装马蹄等农产品、打造广东省马蹄生产基地等作为黄坌村扶贫的切入口。但现实难题是,由于长期缺乏投入,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十分陈旧,严重影响了种植规模的扩大。

  “现在村里很多基础设施都需要修建。”谢敏锋说,14个村民小组的灌溉渠道、再加上7条机耕道的建设,保守估计需要投入600多万,但这笔建设资金,确实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网友拍砖

  @啊晶晶:消费高楼价高工资怎么就不见高呢?基础设施建设都没搞好何谈搞经济?路烂得不成样子不见修补,房子却一栋一栋地起,这就是搞城市建设?哎……说多了都是泪阿。

  @油菜花的记忆:在乐昌与廊田路段的产业园搞了十多年了,好像死不死活不活的,究竟是怎么回事?当中政府有无投钱,是否亏损?现在又要怎么发展?它占用了那么多地,这些乐昌人都应该有知情权。

  @QQQ华华:不希望乐昌的经济收入主要靠房产开发。建筑再多的高楼大厦,要是平民买不起,那也是虚的。重视发展其特色,牛腩串、汤粉、芋头、马蹄、桃花、旅游景点等等……而且要越做越好,精益求精。待到高铁站或者汽车站建立好,让路途经过乐昌的旅客也能对乐昌有深刻的印象。那样乐昌就有光明的未来了。

  @撒哩隆冲:各种行业经营不规范,政策法规得不到落实,各种政府部门办事不公开,感觉总是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乐昌虽然地理位置封闭,但思想可不能封闭。还有听说,招商引资太黑。 @谭婧need正能量:乐且昌?好多年都不敢奢望吧!本来就只有火车,近几年还停了许多车次。怎么发展?有再好的环境,得不到重视,怎么乐得起来?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