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之举,能在后方做稳统筹及规划已属业界巨擘,倘若能躬亲深入一线,更甚是锦上添花。如此这般,才能将一众扶贫事宜落至实处。
只身远赴贫困区域,一线扶贫工作者不仅亲身体会到当地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的落后,更是深感贫困地区村民思想观念与外界之间的巨大隔阂,“这更让我觉得我们所做公益事业的紧迫性和意义。”一位深入过扶贫一线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了跨越这一鸿沟的坚毅决心。
为人父亦为人师
云贵高原上,乌蒙山绵延起伏。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种种不利因素使得这里的孩子很难接受到正规教育,甚至连课外书都很少看见。为了帮助大山里的孩子,派干部挂职贫困地区,担任当地挂职副县长并负责落实扶贫项目的落地。
派出的这位副县长是个年轻姑娘,今年2月入职彝良,为落实“班班有个图书馆”项目做调研和沟通。她告诉记者,“走访过程中,有一位小学校长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把这个阅读计划落地在我们学校,要不我天天给你们打电话,直到你们同意为止"。”
“我也有一位即将上学的孩子。作为父亲,我特别希望我的孩子能有好书可读;作为教师,我也特别希望我们学校的孩子都能拥有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校长的这番话深深打动了扶贫工作组的成员。
虽说广西桂林以旅游胜地而闻名遐迩,但市区周边也有乡镇至今依然囿于贫困。在桂林兴安县的湘漓镇小学,平安证券的扶贫工作人员充当起乡村教师的角色,为孩子们讲解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的功能和使用。
在这所小学,有一位王老师让所有到此支教的平安人记忆犹新:“每次上课前,王老师总会提前一个小时到场,帮我们摆放安装设备、测试课件,确保所有计算机都能正常使用、PPT和视频能正常播放,非常热心,很有责任感。离上课前十分钟的时候,王老师就会组织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学生都很听他的话,有王老师在,总是很有秩序的。”
正是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的这种责任心,才给当地的孩子点亮了希望。一位在贫困地区做支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大山里,学校很少,很多孩子需要走两个小时才能到学校。山里也留不住年轻老师,他们都会离开大山,所以这边一所学校可能只有一两位老师,负责所有的科目,很辛苦。我们也会给老师做培训,和他们沟通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他们也会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上课啊"。”
把书捧在手心里
在彝良这样一个偏远的山村,书籍无疑是孩子们了解世界的最佳媒介。“我们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准备了不同的读物,但在我们前期做调研的时候,却发现没有一个老师和学生知道"绘本"是什么。孩子们拿到这些书的时候非常惊喜,同时也小心翼翼,把书捧在手心里,甚至连书本外那层塑料薄膜都舍不得拆开!”上述兴业证券挂职彝良任副县长的那位姑娘和记者聊起扶贫感触,言语之间有心疼,而更多的是欣喜。
在贵州黔南罗甸县,群峰环绕的大山深处,也有一群被教育资源匮乏所困的孩子。招商基金为当地募捐梦想教室,扶贫志愿者与当地小学生一起画画、唱歌、做手工等。在招商基金志愿者的扶贫日记,其中写到被帮扶学校的孩子对志愿者的依依不舍,离别时最后一句话是:“你们什么时候再来?”
在彝良,扶贫志愿者给孩子们朗读泰戈尔的《雨天》,离开学校时,孩子们都围上来,闪着他们美丽的大眼睛问:“老师,你下个星期三还会来吗?”
“其实,在扶贫工作中也有很多困难,比如教学水平远远跟不上这个时代的教学要求,但正是这些困难和孩子们的期盼,让我觉得我们所做的事情有意义。”一位在扶贫一线支教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