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三农采风 > 重庆南川区大力推进新农房建设 开辟农民致富路 返回首页

重庆南川区大力推进新农房建设 开辟农民致富路

时间:2013-01-31 14:29来源: 作者:收藏

木凉乡农民新居与产业完美融合  

大观镇金龙村农民新居

  核心提示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重庆南川区在新农房建设中,以“美丽新乡镇,美丽新乡村”为主题,不仅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更是通过美丽环境的打造,营造出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使农房改造这一民生工程成为了实实在在的致富工程。

  家园的嬗变

  在马堡山的“半山小院”,穿斗廊柱、青砖勾缝、雕花窗栏,一栋栋独具巴渝风格的农家小院与田园风光搭配在一起,宛然一幅画卷。很难想象,曾经设施匮乏、人口稀少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如今远近闻名的农民新村示范点。

  家住“半山小院”6号的梁小会,以前就住在马堡山肖家沟。

  “那时候,住的是土房子,门前也是一条泥巴路;煮饭要烧柴,喝水要从山上引。”梁小会回忆,因为设施匮乏,导致村民们出行难、上学难。

  农房新居极大地改善了梁小会的生活品质。自从搬进230平方米的新房,煮饭炒菜不用柴,沼气一开火就来;吃水不用两肩挑,龙头一拧水就来。“从前想都没敢想过,我们能住上一楼一底、干净又漂亮的小洋房。”梁小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居住条件好了,梁小会还酝酿着自己的创业计划,“等乡村旅游在半山小院发展起来,我就专门制作十字绣画卖给游客,也算是有了一个自己的事业。”

  新农村的示范

  巴渝风格的建筑雕梁画栋;屋檐下成串的大红灯笼与行道上成行的绿树相映成趣;传统技法雕刻的灰雕与百年历史的碉楼尽显古韵遗风……大观镇的仿古巴渝民居风格的景观大道已作为全市“样板”,得到“风貌独具、环境优美、品质优秀”的高度评价。

  金龙村作为南川重点打造的国家新农村示范村,更是大观镇新居建设中一抹亮丽的风景线。

  在金龙村,田间地头每10亩地就设有一个废弃物收集桶,村民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将垃圾分别倒入绿色和黄色垃圾桶内。“大家都很珍惜现在的好环境,家家户户门前都有垃圾桶,看到哪儿有垃圾还会捡起来。”村民游绍明说。

  时尚靓丽的农民文化广场、古韵浓郁的旅游接待中心……在紧抓农房改造的同时,金龙村还完成了对乡村形象的提档升级,一个充满灵气和活力的现代村落已具雏型。

  创业者的乐园

  农房的改造,不是简单地为旧房子“穿衣戴帽”,还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南川区通过农村危旧房改造,利用金佛山下的巴渝新居的新房,打造“巴渝风情带?最美乡村”以引导当地居民经营农家乐。

  谈治碧是南川区南城街道石林社区居民,她的家位于金佛山西坡旅游沿线。在南川打造新农房的规划中,她的家按照巴渝传统民居风貌改造后,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打造了农家乐“茅庐农家”。现在,在家门口,谈治碧平均每天接待100多位客人用餐、20多位客人入住,月平均收入就有2万元。

  在南川,像谈治碧这样,依托新农房建设进行创业或者准备创业的人还有很多。金龙村6社的游家大院是一家三星级农家乐,近几个月来,老板游绍伦一直没闲着,早上刚送走一批客人,又接着张罗中午的餐饮接待。“最近游客多,有时候房间都不够住。特别是环境越来越好,老带新、回头客更是不少。”游绍伦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像游家大院这样的农家乐,仅在大观农业示范区范围内就有30余家,一年能接待游客27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5.4亿元。

  南川对农房改造的成功探索,已然让大观“旧貌换新颜”,从一个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的落后小镇,发展成为声名远播的“生态大观园”。

  农房改造 与旅游发展的“有机结合”

  【链接】

  南川通过科学谋划,将巴渝的特色元素融入到农房改造中,与自然相融合,与人文景观相辉映,走出一条农房改造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之路。

  在工程实施前,南川首先就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通过媒体、宣传单、村民会等多种方式向群众宣传,广泛征求了群众意见,还积极引导农户主动参与工程建设,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南川区负责人认为,农房改造不能急功近利,要制订完善的工作方案,让村民乐意参加、有能力参加,使他们真正能够从农房改造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南川在危旧房改造中,主要采取“主体排危、风貌改造、环境整治”的模式,在解决房屋安全的同时,注重农房巴渝民居风貌改造,做到“改危”与“改观”并举。重点改造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和贫困农房危旧房,有效保证了困难群众的利益。

  据介绍,南川区南城、三泉、头渡、南平等乡镇(街道)已于近日陆续启动了金佛山沿线农房改造工作,金佛山沿线近1000户农房将全部按普通巴渝民居标准进行改造,工程预计在今年7月底能完工。

  【数字农房】

  109.4%

  截至2012年底,全年巴渝新居建设完工2188户,完成全年任务的109.4%。

  3537

  2012年农村危旧房改造完工3537户,完成全年任务的108.2%。

  8000万

  2012年累计投入资金近8000万元,完成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53个。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