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地乡坚持“建管并重、重在使用”的原则,积极整合村级活动场所资源优势,深度挖掘发挥场所效能作用,努力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三”功能,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组织培训,着力打造学习培训的“电教室”,提升教育培训功能。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阵地,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作用,通过播放电教片、举办专题培训班、聘请专家和乡村致富能人现场讲座等方式,广泛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专业合作社基础知识、畜牧养殖实用技术和文明礼仪等相关内容,提高了不同群体人员整体素质。全乡13个村每年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培训约1000余人次,聘请专家和乡土人才举办专题培训班15余次。
二是健全机制,着力打造民主议事的“会议室”,提升平台功能。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设施资源,把党员活动室作为民主议事平台,积极引导村委会、共青团、妇联等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会,真正实现支部的事党员议、党员定,群众的事群众议、群众定。全乡13个村每年共召开党员、村民议事会议约40余次,议事约140余件。彻底解决了以往议事无地点、召集无人去、号召无人理的难题。
三是调解矛盾,着力打造构建平安的“调解室”,提升和谐功能。按照“大事有商议、纠纷有调解”的原则,在保障村民议事场所的同时,做到“一室多用”,设立村民议事调解室。村党组织指定专人任司法调解员和信访专员,组织村内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组成调解小组,协助化解矛盾纠纷,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有效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营造了村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