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自古以来中原大地就不缺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英雄模范。为探寻抗日英雄的光荣事迹,以引导广大青年爱党爱国,7月21日,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追寻红色足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被誉为“抗日名村”的焦作市中站区赵庄村祭奠抗日烈士,寻访抗日遗迹。
据了解赵庄村属于龙洞乡由八个自然村组成。抗日英雄许邦彦、“太行八英”之七人都是赵庄村人。而且,电影《地雷战》中的英雄人物大多是这个村的民兵。
上午队员们参观了纪念许邦彦老先生的碑文。“许老先生可是个英雄呀!”当地一位年迈的老人感叹道,“他原本是怀府文坛名士,名声很大,鬼子来后,强迫他当敌伪维持会会长,许老先生没答应,便隐居此处教书育人。这里的碑文是老先生死后,他的学生刻的。”老人又指了指山崖上的碑文和“中华魂”三个红字浮雕。队员们听后感慨万千,对碑文鞠躬三次,便默默离开。
下午队员们寻访周围几个村庄为数不多的村民,进一步了解“太行八英”故事。“‘太行八英’里七个都是赵庄村人,她们当时在山上打游击,自己造了很多***、石雷,开展地雷战,把敌人炸得再来不敢来了。”“电影《地雷战》里讲的就是她们,赵庄、高家庄、马家河子就是我们这的赵庄、高窑河、麦秸河。电影原来打算在这拍,听说是因为路不好走,后来挪到其他地方了。”两位老人给我们讲解英雄的故事仿佛历历在目。
傍晚队员们带着巨大的收获离开了赵家庄,一位队员说“鲁迅先生说过‘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许邦彦老前辈、‘太行八英’就是民族的脊梁。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