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时,农田变成湖;种稻时,农田变水田。虾子、水稻双收益,一年收入上百万。”6月27日,江夏区稻田养虾大户刘汉波总结稻田养虾奥秘。
刘汉波今年46岁,2007年,他流转了105亩低湖田探索养殖小龙虾。刚开始不懂技术,刘汉波和另外4家农户尝试一块田种水稻,一块田养小龙虾,隔年再将两块田用途互换。“5月底虾子就不长了,一块田空半年。水稻一年种两季,水稻价格低,收入上不来。”养了两年虾子后,爱动脑筋的刘汉波就开始尝试,一块水田,先养小龙虾,再种植水稻的“稻田养虾”模式。当年6月排水、挖渠、放种虾、种水稻,10月割水稻、放水、虾苗出生,第二年2月喂食、生长,3月开始捕捞上市。
“6月10日我们的稻田虾已全部卖完,现在湖水虾才上市。抢先上市,是稻田虾赚钱的主要原因。”刘汉波说,随着市场在全国打开,小龙虾供不应求,价格年年上涨。“3年前,一两的早虾每斤30多元,今年每斤50多元,小龙虾刚到批发市场就被抢购一空”。
刘汉波告诉记者,这两年小龙虾行情好,他流转的260亩水田,种植水稻保底收入30万元,300亩小龙虾增收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