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六十七团一连王春霞的果树地里,七八个哈萨克族妇女正在地里割草。王春霞高兴地说:“她们干活认真仔细质量还好,我非常喜欢找她们干活。”
近几年,少数民族群众改变了以往的旧习惯,都纷纷走出家门,为相邻的汉族单位承包户打工增加收入。
为促进团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走上种养结合致富的路子,该团通过国家“兴边富民”工程项目资金和团场筹措资金,帮助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家庭摆脱贫困。各单位按照少数民族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入户调查,确定帮扶对象。针对贫困户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农牧业方面的科技指导,提高少数民族科技管理力度,有效推动团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这种相互促进,不但解决了承包户用工难的问题,还提高了少数民族的种植水平,增加了他们的收入,而且增进了民汉之间的友谊。
该团一连有少数民族职工23户,自2009年种植果树以来,连队在种植资金上为他们申请小额贷款业务,解决了少数民族生产资金不足的困难,种植的玉米单产达1吨,平均纯收入6000余元,加上平日打工挣的钱,每户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汉族承包户王军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掌握的有关果树管理方面的技术知识传授给少数民族承包户米尔万古丽?阿依普,并经常现场指导她管理技术,现在她的管理技术大大提高,承包的15亩果园的果树长势良好。
哈萨克族果树承包户铁木尔丁种植的果树出现叶片发黄现象,经技术人员检查发现缺少微量元素,汉族职工张万军听说后,主动用自家的车给他家果树打微肥,并教他施用方法,及时缓解了葡萄的黄化问题。铁木尔丁高兴地说:“汉族职工经常帮助我们,技术上、资金上他们经常帮助我们。我今年的果树长势挺好,结了不少果子,丰收肯定不成问题。”
该连少数民族职工克米力拜?马木雪克提高兴地说:“我们民族同志种地现在一点也不发愁,有技术员给我们亲自指导,还有汉族朋友也在帮助我们,团里又给我们很多优惠政策,帮助我们脱贫致富,我们今后更要好好干,早日脱贫,给团场减轻负担,为团场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