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乌鲁木齐市市民苏金财用顺丰快递给广州的生意伙伴邮寄了一只新宰的羔羊,“广州吃不到这么美味的羊肉,生意伙伴特意嘱托我寄一只新鲜羔羊给他。”苏金财说。
现如今,像苏金财这样给内地朋友邮寄新疆牛羊肉的事情已屡见不鲜。记者从顺丰速运了解到,“近几年,新疆往内地邮寄牛羊肉的包裹越来越多,尤其是冬天,会更加常见。”
新疆牛羊肉如此受欢迎,反映了我区畜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自治区党委对全区畜牧业发展作出部署安排,加快传统畜牧产业改造升级,推进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推进现代畜牧业迈入新阶段。畜产品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畜牧业逐步成为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
我区近几年畜产品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究竟靠什么呢?舍、良法和规范化防疫)综合配套措施。其中,第一步的遗传育种对于能否产出优质牛羊肉等畜产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疆佳禾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颖说,新疆地产品种巴什拜羊与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杂交后代出生重量大于小尾寒羊纯繁品种,在同样饲养环境下,一月龄平均日增重也高于小尾寒羊纯繁品种,还大大提高了肉质,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优良品种大大提升了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优质畜禽品种还能够提高畜禽抗病力,减少防治成本,提高畜禽单产,这不但增加了农牧民养殖收益,更为增强全区畜产品生产能力迈出了扎实的第一步。据了解,如今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方面,全区已建成自治区级种畜禽场90余个,牛、羊、猪的良种率分别达到66%、76%和92%。
政策资金助力牲畜扩繁增殖据了解,牛羊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等原因,导致我区牛羊肉供需偏紧。为此,2011年自治区制定了《新疆新增1000万只出栏肉羊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12—2015)》,2012年启动实施了自治区新增肉羊行动示范工程,2013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肉羊肉牛产业发展的意见》,配套了一系列促进肉羊肉牛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北疆、南疆因地制宜实施牧区定居养畜和农区安居增畜工程,积极落实各类补贴。截至目前,全区完成牧草良种补贴面积1963.072万亩,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27.58万户,牧民户均政策性收入6064元,占牧民人均收入13%以上。草原生态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更提高了全区牧民的养殖生产能力和生活质量,为全区畜产品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超过17亿元,带动地、县两级和社会投资超过80亿元。
重点民生工程反哺畜牧业“院子600多平方米,房子和羊圈都修好了,我养了几十只羊和十几头牛,羊的养殖每年都能给我带来不少钱。”2014年8月份搬进团结新村的和田市吉亚乡农民买买提明·买托乎说。近年来,新疆畜牧业的重点民生建设工作带动了农牧民就业创收,改善了农牧民生活居住条件,提高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
和田市团结新村负责人介绍,在和田市团结新村有4500亩饲草料基地、500亩养殖小区等配套设施。其中,招商引资引进的昆天生物科技循环有限公司,带动了当地的农牧民就业、创业增收,解决了1000人的再就业问题。
除此之外,南疆地区大力推广“两化一社”发展模式,喀什地区新增养殖合作社405个。
自治区畜牧厅党组书记张志恒说,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惠民生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最终落脚点。只有让农牧民有钱可赚才能积极投入到畜产品生产中去,对全区畜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生促进作用。
农牧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为畜产品的生产、加工注入了人力资源,发挥了反哺作用。惠民生,促发展,改善农牧民生活的成效体现在其反哺畜牧业发展上,二者逐步进入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