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丹棱:三个“在基层”扎实推进农村惩防体系建设 返回首页

丹棱:三个“在基层”扎实推进农村惩防体系建设

时间:2012-06-20 11:04来源: 作者:收藏

  杨晓梅 记者 万晓红

  近年来,丹棱县狠抓农村基层组织纪检组织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党风廉政教育,不断规范农村基层干部履职行为,为构建农村惩防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基层纪检组织建设,组织保障在基层

  全县7个乡镇全部设立了纪委,配备了纪委书记、专职纪委副书记和纪委委员。特别注重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合理搭配。各乡镇纪委均规范了办公室,张贴了工作职责,配齐了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并落实了工作经费。还制定了乡镇纪委信访接待、案件查办等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使乡镇纪检干部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如何确保乡镇纪检组织正常履职?县纪委按纪检工作职能将乡镇纪检工作进行细化,实行条块管理,年终目标考核结果作为纪检干部评先评优和提拔交流的重要依据;实行纪委常委分片联系工作制度,分片落实责任。统一制定纪检干部工作行为规范和工作流程图,确保规范履职。

  建设廉洁新农村,教育重点在基层

  尤其注重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每年组织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村“两委”负责人和基层站所负责人集中听廉政课,分期分批到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百名党员干部讲廉政,百堂廉政党课下基层”活动。组建了8个巡讲团共116人,分片联系、无缝对接、靠前教育,到部门、下企业、进村社、入农家,巡回宣讲廉政知识,累计开展118次。向基层发放《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2000余份,组织基层干部集中学习20余次,统一制作300余份测试题,在乡镇干部中集中进行了测试。

  作为全国第一个农民自建廉政文化大院的县,依托村级“1+6”公共服务中心,将法律法规、村规民约融入农民生产生活,促进农村面貌有力转变。全县建成96个廉政文化大院,村村覆盖;印制《农村干部廉政文化读本》等8000余册;农民自建20余支廉政文化宣传队,站上农民大舞台,将廉政知识编成歌谣、快板或小品,自发组织巡演达500余场次;建成农家“清风角”书屋76个。

  规范权力运行,责任落实在基层

  加强村级事务监督,促进权力阳光运行是关键。全县76个村(社区)均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累计对500件村级重大事务进行了监督,向村“两委”提出意见建议20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116件,纠正村委会对改厕项目补贴金把关不严、财务公开不及时、挪用公路集资款、60岁以上老人养老保险金到位迟等事项35件,因村干部“不廉洁”到县纪委上访举报数量明显减少。

  “制度+科技”管理农村集体“三资”,是丹棱县监督村务的另一捷径。制定了11个管理制度,自主开发“三资”管理信息系统,全域推进“三资”网络化管理。截至目前,各乡镇“三资”办累计代理服务业务4148笔,纠正不规范票据300多张、不规范合同84件,集体收入累计增加140多万元、增长45%,全县无一起因农村集体“三资”问题到县、市及以上纪检部门上访的事件,促使农村集体“三资”规范运行,实现“干部清白,群众明白”。

  按照党务、政务一体化公开原则,全县289个基层党组织完成党务公开。利用手机信息互动平台,先后向6000余人(次)发送党务公开信息;党务工作宣传队向群众送党务信息、惠民政策等20000余份,带回群众建议50余条;利用村村响工程、“1+6”公共服务中心,建立群众声音服务站,小喇叭循环播放党务信息,干部群众田间地头听政、夜间广场议政,促进权力阳光透明。(眉山日报)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