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新闻关注 > 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民生活更美好 返回首页

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民生活更美好

时间:2012-08-24 12:03来源: 作者:收藏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河南省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现代城镇体系。目前,河南省已初步建成新型农村社区近300个,在建1400多个。一个个崭新的新型农村社区矗立在中原大地,正在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

  促进粮食增产

  “我们村是整个焦作市第一个整村流转土地的标兵村。当初听说要建新型农村社区,我心里就犯嘀咕,都流转完了,哪来的地啊?没想到这是给咱送土地的妙法子。”在河南省博爱县金城乡南屯村,金城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永利告诉记者,通过平整鱼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村里调整出土地50多亩,全部种上冬小麦和铁棍山药,一年下来增收5万多元。

  “在现有的农技条件下,合作种地致富,土地不成规模可不行。”孙永利说,2009年他牵头成立了康辉农机专业合作社,40户农民以每亩地每年1000元的价格共流转了1400多亩土地。过去需要200户人家耕种的土地,如今,合作社从播种到收获,全部实现机械化,每年收入150多万元。

  “我们已经搞了3年的新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村300亩的宅基地,建成社区之后仅需20多亩。节约出来的土地都可以复耕。”孙永利说。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了粮食增产,也保障了农民正常的生活条件。”河南省委农村办公室改革处处长谢宝恩介绍,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合村并点、拆旧建新,腾出大量的村庄占地复耕,确保耕地面积只增不减,从而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改善农村条件

  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在就业机会少、基础设施差、社会保障水平低和公共服务不健全等方面都有体现。这些差别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得以弥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镇生产要素和产业链条向农村延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实现农村劳动就业、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城市化。”河南省住建厅城乡规划处处长夏保林说。

  在新乡县古固寨镇,记者看到由3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进行撤并建成的祥和社区内,工作人员正在给入住社区建房的农民办理城镇居民户口,让入驻社区的群众享受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城镇低保等城市居民待遇。

  步入舞钢市张庄社区,医疗卫生、社区警务、劳动保障、社会救助、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机构和超市、快餐店、幼儿园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农民不出社区就可满足就近购物、就医、就学、休闲娱乐等生活需求。

  济源市率先将“七补一贷”就业优惠政策覆盖到城乡劳动者,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政策体系,实行城乡居民失业登记、社会保障、社会救助、退役士兵安置、计划生育、义务教育等“六个统一”。

  “显然,新农村社区已经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使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夏保林说。

 [1]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