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宏观面动荡,糖价也难免继续走低,但不排除出现短暂超跌反弹。
走势图
近来国内外糖价持续走低,ICE原糖主力合约跌破20美分/磅,国内郑糖1301合约则跌破6000元/吨的重要关口,SR1209等受到政策庇护的合约也纷纷跌破6550元/吨的收储底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欧债问题引发系统性风险,二是全球食糖供大于求。
国际宏观形势依然动荡
近期,市场最关注的问题自然是希腊危机是否会演变成整个欧元区乃至全球性的经济、政治危机。其实,希腊脱离欧元区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当务之急是尽快设立防火墙,防止希腊违约及脱离欧元区对其他国家造成太大冲击,避免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由于这不但涉及经济领域,实质上也是政治问题,因此,后期形势发展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只能主动回避风险资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糖价见底还需时日。
国内刺激政策值得期待
除去国际宏观环境之外,中国政策调控也非常值得关注。近日“稳增长”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若进入6月后新的经济数据仍不理想,那么更多刺激政策可能出台。宏观面可能出现对包括白糖在内的大宗商品利多的题材。
进口糖涌入,国内供应过剩
就国内糖市来说,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包括进口外糖冲击及政策收储效果不佳。国内糖价高于国外食糖进口成本的现象早已有之,只不过近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目前,南宁现货食糖报价已高出进口糖成本千元以上,即使按配额外50%的关税计算,进口糖也存在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大量进口(及走私)食糖在所难免。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4月末,正规进口数量已80万吨,全年很有可能达到300万吨,加上走私糖,2011/2012年度全国食糖总供应量可能达到1500万吨,远高于糖协所预测的1350万吨。因此,供应过剩压力不可轻视。
尽管今年年初管理层就已经出台收储政策,但糖企的交储热情不高,除第一次、第八次收储成交超过10万吨,其余六次收储的总合比这两次总数低近7万吨。由于对行情误判,前期糖厂在交储时惜售,库存下降速度较慢,从而对糖价产生更大压力。目前第一批收储50万吨的目标已经实现,而糖价低于收储价,这样启动第二批收储势在必行。另外,政府有关部门是否会提早公布下个年度(2012/2013)的收储价格和数量值得关注。如果能够明确未来的收储价格,那么一方面糖企和农户都可以尽早控制生产成本和制定销售计划,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远期食糖的下跌空间,当糖价显著低于收储价时将引发套利操作,从而使价格回归。
糖价可能下探至5500—5700
近期宏观面动荡,糖价也难免继续走低,但不排除出现短暂超跌反弹或个别利好政策、消息触发回升走势,估计郑糖反弹高度在6200—6300元/吨。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那么糖价下探5500—5700元/吨的可能性 较大。
(作者单位:北京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