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产品资讯 > 炎热夏季糖市遭遇寒流 或将旺季不旺 返回首页

炎热夏季糖市遭遇寒流 或将旺季不旺

时间:2012-06-15 11:24来源: 作者:收藏

  虽然即将步入炎热的夏季,糖市却遭遇了“寒流”: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价格双双下跌,目前为止,还没有止跌企稳迹象。在基本面缺乏实质利好支持的情况下,通过炒作夏季消费高峰来提振糖市希望较小,市场有可能延续“旺季不旺”的行情。

  各主产国增产,国际糖市供过于求,且目前糖价已经跌破了“政策底”,收储难以托市,后期郑糖操作仍可维持空头思路。 

  虽然即将步入炎热的夏季,糖市却遭遇了“寒流”: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价格双双下跌,目前为止,还没有止跌企稳迹象。夏季通常是白糖销售的第二个小高峰,但目前惨淡的行情导致市场对郑糖后市看法不一。 

  国际原糖仍有下行空间 

  国际原糖在2010年5月份曾触及历史低点13美分/磅,随后在异常天气冲击各大主产国的影响下,糖价一路飙升。但2010/2011和2011/2012连续两个榨季,食糖生产供过于求的情况导致糖价迅速破位下行,目前已经逼近生产成本,且有继续下行的风险。 

  泰国增产的现况给当前摇摇欲坠的糖市以重压,其历年产糖量通常保持在600万吨,但拉尼娜天气带来的充足降水增加了国内土壤的含水量,最终导致其甘蔗含糖量提高。泰国上一榨季产糖量接近1000万吨,而本榨季为1020万吨,出口量也有所提高。此外,预计印度本榨季产糖量在2600万吨,头号产糖国巴西中南部地区的开榨工作也在逐步进行,产量也会比去年有所增加。 

  国内收储难以托市 

  目前第一批收储50万吨和广西地方收储50万吨的目标已经完成,市场正在静候第二批收储消息的正式发布。笔者前期到广西南宁进行调研,从各制糖企业反映的情况看,他们对交储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前期糖厂抱团挺价,交储积极性较弱,然而随着期现市场糖价的联动走低,交出积极性大幅提升。在第一批八次交储的过程中,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的成交量较高。 

2011/2012年度第一批收储情况

  2011/2012年度第一批收储情况

  此外,国家第一次制定的收储价格偏高。从国家屡次表明的态度来看,其要保证糖价有序运行,收储价就不可太高也不可太低,最好待在6550—7000元/吨的框架内。这就造成了“政策底”和“市场底”的博弈:制糖企业一开始认为有国家托底,下跌的底线有所保证,盲目乐观,但殊不知糖价在供需面打压政策面的情况下跌跌不休,最终导致很多制糖企业大量抛售,然而下游消费迟迟未动,在“买涨不买跌“的观望情绪影响下,糖价难以止跌企稳。 

  走私糖和进口糖情况值得关注 

  近年来,国内外糖市的联动性增强。2010年以前两者的联动性为0.23,而2010—2011年的联动性为0.788,2011年至今的联动性为0.6856。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糖市连续三个榨季产不足需,进口依存度较高。我国的配额使用率逐年增加,配额内进口和配额外全关税进口量不断扩大。 

  国际糖价的破位下行必将降低进口糖的成本,内外盘价差扩大,从而导致走私糖、进口糖充斥国内市场,国内糖价间接承压。从广西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今年我国的走私糖将超过50万吨,甚至达到100万吨。目前进口泰国糖利润超过1000元/吨。在利益的驱动下,走私糖将成为我国糖市的隐痛。以广西为例,5月份单月销糖43.8万吨,同比减少36.4万吨,走私糖占据了不少新糖销售的空间。 

  综上所述,在基本面缺乏实质利好支持的情况下,通过炒作夏季消费高峰来提振糖市希望较小,市场有可能延续“旺季不旺”的行情,因此建议投资者继续保持空头思路操作。 

  (弘业期货 周競)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