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市开始等待第二批50万吨的收储份额的下放。收储为拉动糖价带来一丝曙光,但也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糖价的悲观心态和目前供过于求的严重程度。
上周原糖期货7月合约跌破19美分的关口,创下2010年9月份以来的新低。同样,国内郑糖自4月12日创下阶段性高点之后便一路下滑,连创4个跳空缺空,上周五跌至22个月以来的新低。来自整个金融市场和白糖基本面的利空预期还会让市场面临恐慌的选择,国内外糖市积弱难返,寻底之路尚未结束。
金融环境“空”气弥漫
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促使各国央行加快议息步伐,中国人民银行自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先行于市场预期。此举显示货币政策开始松动的迹象,但也反映了央行对经济进一步走弱的担忧。上周六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份经济数据,CPI同比上涨3%,PPI同比下降1.4%,均低于市场预期。数据彰显严峻的经济形势,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央行提前下调利率的举措。经济的回暖需要更多的宽松政策来不断刺激,现阶段大宗商品言底为时过早。
全球供应过剩制约价格启动
本榨季泰国食糖产量达到1024万吨,印度增产8%至2550万吨,行业咨询机构Kingsman上周五将2012/2013年度全球糖市剩余预估从之前的570万吨调高至930万吨,2012/2013年度全球产量预计将在1.799亿吨。虽然目前巴西雨量过剩使压榨受阻,而且斋月前穆斯林国家的食糖需求短暂提振市场,但在基本面利空的大背景下,目前任何的反弹都只是昙花一现。
国内销量未见起色
2011/2012年制糖期食糖生产已全部结束,本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1151.75万吨,比上制糖期同期增加9.23个百分点。5—9月是传统销售黄金期,实际销量将成为判断市场价格走势的风向标,而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销糖率57.97%,同比减少4.66%,广西、云南、海南的产销率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增产低销高库存的现状令后市糖价承压。
收储不是救命稻草
今年第一批50 万吨收储计划已经顺利完成,市场开始等待第二批50万吨的收储份额的下放。收储为拉动糖价带来一丝曙光,但也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糖价的悲观心态和目前供过于求的严重程度。而且国家的支持力度有限,持续收储将令国储糖库存面临饱和,继续出台收储计划的可能性很小。笔者认为,收储只是把近期合约的下跌预期转移到远月合约而已,无法解决糖市疲软的根本问题。
(作者单位:宝城期货 余圣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