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产品资讯 > 郑糖滞涨反弹有限 还需等待消费启动 返回首页

郑糖滞涨反弹有限 还需等待消费启动

时间:2012-07-13 13:37来源: 作者:收藏

  导读:近来,郑糖跟随大宗商品反弹,但反弹力度不及其他农产品,预计在消费真正启动前,糖价反弹幅度有限。

  近来,郑糖跟随大宗商品反弹,但反弹力度不及其他农产品,预计在消费真正启动前,糖价反弹幅度有限。     

  6月下旬,在欧债危机趋缓的情况下,郑糖跟随大宗商品反弹,但反弹势头不及其他品种,呈现出明显的滞涨行情。 

  国际糖市供应充裕 

  近期国际糖市的焦点仍然在巴西。受持续降雨影响,近期巴西的糖市供应紧张,支撑国际原糖价回升至20美分/磅以上。目前,巴西天气仍然处在持续降雨之中,但随着后期降雨的减少,巴西产糖量将会迅速回升。据Unica预计,2012/2013年度巴西产糖量维持在2500万吨,虽然较2011/2012年度减少50万吨,但仍处于高位。国际糖市供应充裕。 

  国内糖源供应无忧 

  一方面,本榨季全国产糖量增加10%达到1150万吨,比上榨季增产105万吨,从根本上保障了食糖的供应;另一方面,由于内外食糖价差大,今年食糖进口量再创新高。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5月份中国进口食糖254046吨,同比增46.98%。2012年1—5月我国累计进口食糖达106.44万吨,同比增159.81%。值得注意的是,2011/2012榨季前7个月进口量230余万吨,已与上榨季总进口量持平,而剩余5个月食糖进口动力仍然存在,进口糖到港量预期会继续增加,保守估计本榨季进口糖很有可能超过300万吨,创历史新高。在所有进口糖当中,除了40万吨古巴原糖直接进国库外,其余全部进入市场流通。此外,走私糖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虽然没有官方的统计数据,但市场传言大约在100万吨左右。 

  食糖销售旺季不旺 

  截至6月底,本榨季全国累计销售食糖749.23万吨,过去5年同期销糖历史平均值为872.85万吨,今年较历史平均销量减少123万吨;累计销糖率65.05%,较上榨季同期下降7.59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食糖销售81.61万吨,是自今年4月以来连续3个月销量下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6月销量继续下滑一方面是受替代品影响,另一方面是在期货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现货商抱着买涨不买跌的心态,采购更加谨慎,等待行情的企稳。7月份,宏观方面,央行释放流动性的预期不变,大宗商品在政策扶持下有望企稳,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现货食糖贸易商采购意愿,7月份食糖销售量有望止跌。 

  白糖期货陷入滞涨 

  农产品板块本轮上涨开始于6月上旬,截止到目前,豆类涨幅居前,其中豆粕涨幅近20%,大豆、豆油涨幅近10%,其他品种也有5%以上的涨幅。而白糖的反弹行情启动较其他品种晚,6月下旬才真正展开形成反弹,相比其他品种明显滞涨。说明白糖基本面的疲软不支持郑糖紧跟农产品反弹步伐。 

  第二批收储一拖再拖 

  今年上半年,国家公布了100万吨的收储计划,前50万吨已经收储结束,而其余部分的收储方案迟迟不公布,给市场留下了悬念。笔者认为,如果第二批收储方式与第一批一致,即竞价收储,那么对市场的支撑作用有限。因为国家收储价限定的是最高价,且限量收购,与棉花、小麦等品种收储的托市作用完全不同。白糖收储实际可以理解为,运费是国家给予补贴,在国家限定的最高收储价以下,竞价低者获交储资格。 

  综合以上因素,笔者认为在消费真正启动之前,郑糖反弹幅度有限。虽然目前期价站上了5800压力线,但更大程度上是受农产品板块的带动。郑糖目前仍不是做多的首选,投资者在做多强势农产品的同时做空白糖对冲系统性风险可能是更为稳妥的操作手法。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