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产品资讯 > 棉花沐浴在政策春风里 返回首页

棉花沐浴在政策春风里

时间:2013-04-05 08:19来源: 作者:收藏

  此抛储非彼抛储也。根据以往经验,抛储的目的是抑制原价格的上涨,属于利空行为。不过,本次抛储的时机却与以往不同。

  第一,本次抛储处于棉花丰收时节、棉农销棉困难之际。,国家不得不再次启动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敞开收购棉花。这是继2011年收储了313万吨后,国家不得不采取的继续保护棉农利益的行为。截至1月22日,2012/年度中储棉总公司已累计收购棉花583.23万吨,大大超过550万吨的收储预估量,也远高于上一年度的收储量。预计最终收储量将达600万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棉花产量684万吨的数据推算,本年度的棉花收储量占到该年度棉花总产量的近88%。也就是说,中储棉把全国的新棉基本上尽收囊中。加上12月底的全国棉花商业库存109万吨(包括外棉和进入流通环节棉花、不包括国储棉),以及上一年度收储的313万吨,减去去年9月份抛储的50万吨,国家储备库中储存的棉花有近1000万吨。如此庞大的库存量,对库容、资金、保管等各方面的压力可想而知。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国家不会用此行政手段。(点击查看>>>

  第二,本次抛储的导火索并不是棉花需求旺盛。2012年,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国内市场需求增长趋缓以及国内外差价过大等因素影响,我国纺织行业运行呈现下滑态势,生产增速明显下降,出口数量有所减少,企业效益出现下滑,对国内棉花大多采取随用随买的方式,并无储棉意愿。

  可见本次抛储,无论是在时机上,还是在动机上,都与以往那种以抑制价格上涨为目的的抛储有本质的区别。

  透过抛储表象看本质。仅从棉花的供需关系来解释本次棉花期价突然大涨显然有些牵强附会。应透过抛储的利空表像挖掘其对期价的实质影响。

  首先,本次抛储采取的竞拍方式是利多的。长期以来,国内外同级别棉花价差严重倒挂,棉纺企业大多通过获得进口配额进行生产。截至1月23日,中国棉花进口指数(FC Index M)收于88.7美分/磅,折滑准税约为15189元/吨,较同级国产棉的价差在4100元/吨。由于2012年国内棉花供给充裕,虽然国家仍会继续发放进口滑准税配额,但预计数量会较2011年的270万吨有所减少。而本次抛储方式是将滑准税配额以3:1的比例“捆绑”搭配销售。尽管三级棉19000元/吨的起拍价不低,但平均下来,抛储价约在16150元/吨,对棉纺企业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其次,只有在棉价上涨的市场氛围下,抛储才能顺利进行。近两周的抛储情况显示,成交比例还不到计划投放量的五成,竞拍情况并不是很理想。截至1月22日,累计成交储备棉23.40万吨,与300万吨的目标相差甚远。市场历来有“买涨不买跌”的从众心理,为使抛储顺利进行,期货市场理应成为为国解忧的先头兵,再加上目前期市棉花仓单稀少,棉花期价近期的大幅上涨也就不难理解了。

  最后,抛储意味着去库存。在任何情况下,去库存都是利多的起点。目前的马来西亚棕榈油也与国内棉花同出一辙。一旦有去库存的措施出台,期价就会大涨。

  上涨行情受抛储进展影响。目前抛储价略低于当日CC Index 328价格100元/吨,处于有利地位。由于本次抛储至少要延续到3月底,因此为配合抛储,棉花期价在3月底前都是涨多跌少。如果抛储结果超预期,国家很可能会增加抛储数量,并延长抛储时间。考虑到这两年的棉花收储价分别为19800元/吨和20400元/吨,因此期价很可能要上到19800元/吨或20400元/吨才会歇歇脚。总之不能一谈到抛储就认为是利空,那样的判断过于简单化了。

 
1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