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产品资讯 > 白糖:重拾升势为时不远 返回首页

白糖:重拾升势为时不远

时间:2013-04-18 17:48来源: 作者:收藏

  首先,回顾2006年9月的情况。国家宣布抛储120万吨食糖来平抑糖价,导致8月份后糖价跌破4000元/吨。此时商务部宣布暂缓实施当月的抛储计划,市场信心得到恢复。同时,郑糖期现货价格得以回升。

  目前的情况与上面的相似,尽管并非消费旺季,但今年3月份食糖销量达到145万吨,为历史同期新高。不过,目前的工业库存仍为较高水平,如果4月份结束后能够回落至500万吨附近则会明显利好糖价。

  其次,来看2007年7月的情形。当时国内经历了2003/2004以来三个减产年度之后进入增产周期。全年产糖1199万吨,较上年度增长36%,巨大增幅令糖价承受了沉重压力,自3月份的4000元/吨一路下跌至3500元/吨以下。7月20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宣布以3500元/吨的价格收储30万吨,这成为当时糖市牛熊转换的分界点。

  近期,糖价长时间徘徊在制糖成本附近,更是低于甘蔗收购与现货市场的联动价和本年度前两次国家收储的竞拍底价,从保护行业利益的角度看,现在有必要继续实施收储。不过,近期国内外食糖价差保持在千元以上,如果收储推高国内糖价,则会刺激进口糖大量增加,最终削弱政策调控的效果。以往曾多次实施过大规模收储,但收效显著不同。其中2007年7月、2008年1月、2009年1—2月这几次收储之后糖价出现过阶段性上涨,其余几次收储过后糖价依旧低迷。除了个别特殊原因(如2008年初南方雪灾提供利多题材)之外,上述收储效果比较明显的时期,国内外食糖价差均显著低于目前水平。因此,近期国家收储保持沉默不排除是出于对进口糖可能冲击国内市场的担忧。

  最后,再来看2009年初糖市出现历史性牛熊转换的背景。由于2007/2008年度国内食糖产量达到1484万吨的创纪录高点,再加上受美国次贷危机扩散的冲击,国内糖价持续下跌,严重挫伤了蔗农及制糖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导致2008/2009年度糖产量减少241万吨,年度增幅由上年的24%急剧转变为-16%,供应格局的逆转拉开了白糖持续近三年的牛市序幕。

  近十年以来,国内食糖出现了持续三年减产两年增产的周期性交替变化,按照市场预期,本年度食糖产量可能会达到1350万—1400万吨,这样就很可能会完成本次的增产周期。如果后市出现明确的对/2014年度食糖减产的预期,那么将利于糖价止跌回升。巴西甘蔗主产区推迟开榨或就预示全球食糖供应形势即将发生改变,如果这种猜测得到证实,国际糖价反弹回升也将水到渠成。

  综上所述,国内食糖销售状况已出现好转,国家收储也是箭在弦上,只等生产形势向利多方面转化。从郑商所公布的持仓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市场心态已向多方倾斜,一旦出现更多实质利好题材,糖价重回6000元/吨应为时太远。 (作者单位:北京中期)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