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产品资讯 > 品种聚焦:食糖收储政策三思 返回首页

品种聚焦:食糖收储政策三思

时间:2013-04-25 13:58来源: 作者:收藏

  其次,国家收储的时间节点很重要。目前郑糖步入传统中的消费淡季,一方面新糖大量上市,另一方面下游需求逐渐变弱。两者起来,糖价在3—5月下跌的概率较大。经笔者统计,从2006/2007榨季至今,历年3—5月郑糖期价上涨的唯有2009/2010榨季,其余榨季均下跌。国家若在此阶段进行收储,恰恰使政策面和基本面进行对冲,托市效果有限。此外,目前产区新糖报价高于制糖企业制糖成本,国家似乎没有必要在此阶段出手救市。不如加紧轮库回笼资金、降低库存,为后期收储做好准备。笔者分析,5月末新糖产糖尘埃落定,时间上又恰逢夏季消费高峰临近,国家如果在此阶段进行收储,一方面下游用糖企业有用糖采购需求,另一方面国家收储150万吨,两者结合导致市场上可供应的糖减少,供小于需,或许会给夏季的糖市带来一波上涨行情。

  收储对象调整

  最后,从收储对象上看,第一批交储150万吨中,制糖企业交储仅为30万吨,其余份额均被原糖贸易商瓜分,收储实则便宜了原糖加工企业,并没有起到减轻制糖企业负担的预计效果。我国糖业受国内各种制度保护,国际竞争力差,食糖成本居高不下。笔者统计,产糖大国巴西的制糖成本在18美分/磅附近,折合成人民币为2658元/吨左右,泰国糖略高为3000元/吨,而我国食糖的税前成本为4600元/吨,因此我国糖价和外盘呈现倒挂的情况。以前我国进口较少,原糖价格影响国内产区定价情况并不常见。近年来,一方面我国食糖出现产不足需的情况,存在进口需求,另一方面各地原糖加工猛增,通过大量进口来赚取利润。2013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口原糖总量已达32.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7.2%,市场预计一季度将有50万吨左右的原糖到港。中国已向全球食糖进口国家大步迈进,如果国家后期不对收储对象进行甄别,那么最终将只能为外糖做嫁衣裳。糖会上,虽然国家决定下一步只收国产新糖,但具体公告的落实尚有待时日。

  综上所述,在消费淡季和国家政策博弈下,郑糖踯躅前行。预期近期将维持振荡偏弱走势,波动区间5360—5500. (作者单位:弘业期货)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