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今年夏粮生产有几个特点:一是面积稳中有增,预计夏粮面积4.15亿亩,比上年增加70万亩;二是单产创历史新高,今年冬小麦亩穗数略增,穗粒数持平,千粒重增加,预计夏粮亩产将提高1公斤以上;三是黄淮海主产区增产贡献大,冀鲁豫苏皖及湖北夏粮增产趋势明显,弥补了西南、西北夏粮因旱减产的损失。
韩长赋表示,今年夏粮生产在产量基数高、生产成本高、灾害威胁大等不利条件下仍获丰收,主要因为四大因素,即“政策有力、指导到位、防灾有效、老天帮忙”。首先,党中央、国务院对今年的夏粮生产高度重视,播种前及早公布小麦最低收购价,并且每斤比上年提高1角钱;中央财政安排17亿元用于小麦“一喷三防”技术补助,对冬小麦实行全覆盖,加大了病虫害防治资金补助,促进了防灾增产措施落实。其次,在关键农时季节,下发8个技术指导意见,派出20多个工作督导组和技术指导组,深入生产一线推动深松整地、播后镇压、“一喷三防”、统防统治等措施落实。第三,及时完善防灾减灾预案,落实科学减灾措施,减轻了西南、西北冬春连旱和倒春寒影响,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第四,除西南、西北部分地区受旱外,今年小麦生育期气象条件总体有利,特别是黄淮海主产区气象条件较好。
韩长赋说,目前,农业部已从四方面对“三夏”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确保将“丰收在望”转化为“丰收到手”。一是抓好夏粮后期田间管理,指导农民全力落实好“一喷三防”补助政策,加强小麦穗期病虫防控。二是精心组织跨区机收,针对近期冬麦区普遍降雨导致小麦收获期可能推迟的情况,及早做好抢收抢种的各项物资和技术准备。三是努力加快夏播进度,加强夏播物资调剂调运,组织好跨区机播,扩大机播面积,做到边收边种、抢收抢种。四是及时搞好夏季田管,夏播后,及时搞好查苗补苗和间苗定苗工作,搞好在田作物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促进作物快速生长和适期成熟,为秋粮丰收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