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产品资讯 > 三高危及纺企命运 棉花收储负面效应加剧 返回首页

三高危及纺企命运 棉花收储负面效应加剧

时间:2013-07-02 05:09来源: 作者:收藏

  始于2011年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如今越来越遭到市场诟病。国内外棉花差价倒挂、进口棉大肆冲击国内棉花市场、棉纺企业生存陷困局等问题,正严重影响着中国棉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棉纺织企业竞争的加剧,近期关于棉花收储政策调整的呼声更加强烈。尽管棉花收储政策何时调整不得而知,但证券时报记者从对涉棉企业、贸易商们的采访了解到,目前国内纺织企业遭遇到“三高”(高棉价、高差价、高库存)现状,使得国储棉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中小纺企日子难熬

  日前杭州萧山召开的“中国进口纱”论坛上,虽然入场门票价格不菲,但依然吸引了近千名国内棉纺界同行,整个会场爆满。大家都在相互交流信息,打听各自的近况。这些不免让人感觉到当下整个棉纺织行业的焦虑。

  “相关部门已关注到棉纺织产业链的问题,十几个涉棉部门已统一思想,认为国储收棉政策应该做出调整。”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青翠在会上向记者透露了行业的动向,“5月23日和6月18日,国家发改委分别召集相关涉棉部门开会,研究具体的棉花政策调整,大家都认为棉花政策到了调整时期,但具体怎么调整还在研究。”

  然而,中国棉花协会却表示,今年政策变化传言不实,收储政策仍将实施。如果说明年后棉花调控政策有所改进或调整,前提也是明确的:保证棉花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对于国内棉纺织企业来说,高棉价和高价差令企业在全球市场上丧失竞争力。

  “这样的高差价,让我们根本没法去国际市场竞争,不提美国澳洲,现在甚至比不过印度、巴基斯坦。如果按照目前国储棉的价格来生产,企业几乎没有利润。”浙江鑫海纺织有限公司供应部陈战锋如是说。

  今年,国内棉花收储价格为2.04万元/吨,与国际棉花的价差达到每吨4000~5000元。由于棉花占纺企总成本的7成,如果使用国内棉花,企业每吨纺纱成本要多支出4000元左右,以每吨棉纱平均售价3万元计算,多付成本达10%以上。

  为减轻高棉价给纺企带来的压力,今年我国实行3:1的进口配额发放比例。也就是说,纺企要购买3吨国储棉,才能获得1吨进口棉花配额。

  “大企业还可以依靠进口配额撑下去,但我们这种小企业却无能为力。目前,仅有部分拥有竞拍资质的企业才能享受到,大量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资格。”面对目前国内进口配额的发放制度,南通金鑫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永建显得很无奈。

  由于高棉价、高差价带来的冲击,很多企业迫不得已只能使用化学纤维来替代棉花。华润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狄慧表示,企业试图重新开辟市场,已经将生产产品的30%转向非棉产品。

  针对国内纺织企业的生存现状,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在今年6月对200家纺企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最终反馈的信息是,大型纺企尚好,中小纺企情况较差。

  具体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大型纺织企业开工率为90%,大部分小企业不足85%,亏损面为25%,1/3的企业在二季度订单出现减少。“特别是5月以后,很多纺织企业基地出现了中小纺织企业关、停的现象。”王青翠补充说。

(责任编辑:DF082)

 
1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