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产品资讯 > 2013年国家或加大临储玉米拍卖力度 返回首页

2013年国家或加大临储玉米拍卖力度

时间:2013-07-16 03:54来源: 作者:收藏

  2013年7月3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省(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农业厅、粮食局、物价局、农业发展分行、中储粮分公司联合发文:为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决定今年继续在东北等部分主产区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并适当提高临时收储价格水平。2013年生产的玉米(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格为:内蒙古、辽宁1.13元/斤,吉林1.12元/斤,黑龙江1.11元/斤,均比2012年提高0.06元/斤。

  从时间上来看,今年我国临储玉米政策出台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四个月,而2010年以来国内临储玉米政策出台时间也呈现逐年提前的趋势;从价格水平来看,三年来临储玉米收购价格逐年提高,但提价幅度呈现稳步下滑的态势,2011年提价幅度180元/吨,2012年提价幅度140元/吨,2013年提价幅度120元/吨。

  不过,这并无碍于业内看好新季玉米,至少,在我国临储政策大大提前出台的背景下,新季玉米上市对于东北市场的冲击将大大减弱。毕竟,目前长春周边玉米出库价格仅2260元/吨左右,二等,(按标准折算,三等玉米相应出库价格在2220元/吨),而吉林新季三等粮源临储收购价格已经达到2240元/吨的水平,当然对于赚取上市时间差的东北烘干企业和贸易商而言,成本快速上升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政策强化市场利多预期临储玉米拍卖力度有望加大

  众所周知,今年我国临储玉米收购量创下政策实施以来次新高,东北四省累计收购量达到3083.2万吨。同时,今年临储收购粮源因东北玉米品质整体下降而同步下降,不利于储存,因此此次政府提前4个月公布临储玉米收购政策有利于坚挺市场看涨新季玉米的信心,同时有利于临储拍卖,是政府加大储备玉米出库力度的一个信号。

  北半球新季玉米上市压力不减秋收以后风险犹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美国玉米播种面积已经创下1936年以来最高,若无重大天气灾害,丰产无虞,同时,年末中国前期进口廉价玉米陆续到货也将对南方市场构成压力。为此,虽有东北临储玉米托市,秋收以后国储玉米能否顺价销售存在“隐忧”,错过这个夏季可能意味着错过顺价销售的好时机。

  综上所述,今年我国继续提高临储玉米收购价格体现了其维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供应安全的意图。但大幅提前政策公布时间也释放了国家可能加大临储玉米拍卖力度的信号,这对于秋粮上市以前的普通及以下等级玉米不利,值得关注。同时,在我国粮食托市政策面临转折的背景下,国储玉米能否持续顺价销售也有待商榷。毕竟,在当前国际粮价远低于国内市场的情况下,有关部门正在调整进口策略,北半球新季玉米上市后对于市场的冲击仍不应小觑。

(责任编辑:DF083)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