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产品资讯 > 全球大豆供应趋于宽松 返回首页

全球大豆供应趋于宽松

时间:2013-08-13 00:53来源: 作者:收藏

  依据美国农业部最新月度报告的数据显示,2013/2014年度大豆单产为44.5蒲/英亩,远高于去年的39.6蒲/英亩,去年主要是由于天气干旱而导致单产下降。与此同时,美国农业部将美国2013/2014年度大豆总产量上调至34.2亿蒲式耳,美国2013/2014年度大豆结转库存也上调至2.95亿蒲。南美方面,美国农业部将巴西2013/2014年度大豆产量预估为8500万吨,阿根廷2013/2014年度大豆产量为5350万吨,产量均属于历史高位水平。此外,美国农业部还公布了2013/2014年度全球大豆结转库存为7412万吨,较上月报告的7369万吨提高了43万吨,这表明全球大豆供应正在朝向宽松的方向发展。

  影响豆粕走势的还有需求因素,如生猪养殖效益等。按照传统的“猪周期”理论,夏季原本是一年中猪肉消费需求最低的季节,但根据农业部和商务部的监测数据,猪肉价格已连续7周出现全国性普涨。“猪周期”在此轮肉价上涨中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前一段时间生猪养殖亏损,按照“猪周期”理论,能繁母猪存栏量应该下降,而统计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已连续10个月维持在5000万头之上,6月份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为5008万头。传统的“猪周期”理论对散养确实有一些影响,但现在国家对生猪养殖市场的调控力度加大,养殖呈规模化发展趋势明显,传统的理论规律并非十分明显。

  对于本轮的肉价上涨主要是由于:当前正值高温,一方面影响生猪出栏率,养殖户因消费低迷而压栏,直接导致市场生猪流通量减少,从而推升生猪价格;另一方面气温高也不利于生猪生长,同时也提高生猪的饲养成本以及运输成本与风险,从而也推升生猪价格。但这种情况可持续性较差,属于阶段性上涨。猪肉需求旺盛可能要到中秋、国庆节后,主要是由于气温逐渐凉爽,且节假日较多,与此同时,各大中专院校食堂也是猪肉消费主要群体之一,其消费能力不可小视。但就三季度而言,肉价可能难言持续乐观,预计四季度呈稳中有升走势。

(责任编辑:DF116)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