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产品资讯 > 新榨季甘蔗保价收购政策宜微调 返回首页

新榨季甘蔗保价收购政策宜微调

时间:2013-09-03 02:25来源: 作者:收藏

  从蔗农角度看,尽管近年来甘蔗收购价相对较高,但因农药化肥等农资和劳动力价格上涨过快,影响了蔗农的实际收益,农户对蔗价下跌反应较为敏感。种植收益预期不稳定不利于产业长期发展,如果2013/2014榨季收购价下调幅度过大,会导致种植面积快速缩减。从糖厂的角度看,2013/2014榨季是增产周期的第三年,产销形势依然不乐观,糖厂必然希望继续降低甘蔗收购价以达到降低成本、缓解经营压力、实现利润的目的,但是从维护蔗糖生产,实现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糖厂又不希望蔗价出现大幅下调,影响未来年度糖料供应。

  从政策角度看,蔗价剧烈波动不利于行业的稳定。甘蔗保护价收购最主要的宗旨和原则是要保护糖农的根本利益,促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但保护农民利益单靠最低收购价一项政策显然是不够的,2013/2014年度糖价维持偏弱格局的概率较大,在此背景下如果依然维持原有甘蔗收购价,种植面积难以调整,对以后年度产量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考虑三方因素,新榨季适当调低甘蔗收购价更符合目前市场预期,但调整幅度不宜过大。

  国家储备糖制度。我国储备糖制度建立于1991年,调控的目标是保障市场供应,保持糖价平稳,保护工农业生产与消费者的利益。相比于甘蔗保护价政策,国储糖更是紧密联系着糖厂、经销商、用糖企业,政策时效性强、影响力度大。

  从历次实践来看,糖价减产时,储备糖抛售能有效调控市场供应,但因政策与市场之间有一定滞后期,导致稳定市场的功效未能立竿见影。2009/2010榨季国家共计进行了8批抛储,抛储量达到171万吨,2010/2011榨季共计实施了9批抛储,总量为187万吨。经历了两个榨季共358万吨的巨量抛储打压后,糖价上涨才止住。糖价步入增产周期后,经过2011/2012、2012/2013榨季收储,目前国储糖库存总量已经超过500万吨,但因政策执行细节有待完善,稳定糖价的效果打了折扣。今年第一批收储中,沿海省份的食糖进口贸易公司和进口原糖加工企业占交储份额的三分之二以上,未能做到国务院要求的临时收储应收国产糖。另外收储也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外市场的价差,刺激了食糖进口。步入2013/2014榨季,国储糖天量库存成为糖价上涨的巨大阻力,但至少在新榨季的上半年,产量数据尚未明了,除因食糖快到保质期而进行的轮库,预计主动抛售力度不会太大。在此也呼吁有关部委建立更加积极、灵敏的调控决策体系,增加信息披露、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监管、尝试推进对农民的直补政策。

  2013/2014榨季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前年的水平,目前甘蔗涨势良好,能否有效增产后期天气依然是关键。也期待新榨季相关政策细节能进一步完善,更好的促进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DF083)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