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世界》等市场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2014年度全球油菜籽产量有望创历史最高纪录,将达到6480万吨,比之前预测数量上调130万吨。其中,欧盟和加拿大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6.8%和6.5%。美国农业部预计2013/2014年度全球菜粕期末库存为34.4万吨,全球油菜籽库存消费比将小幅上升。加拿大是我国油菜籽及产品的主要进口货源国,加拿大及国际油菜籽、菜粕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有助于我国获取更多的进口资源来满足国内需求。有业内人士预计,受加工能力提高和国内需求增强刺激,今年我国油菜籽进口量将突破300万吨。
国家粮食局8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湖北、四川等12个油菜籽主产地累计收购新产油菜籽59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62.3万吨。此外,中储粮今年收购国产菜粕的数量估计已超过了500万吨。对于后期的国内菜油和菜粕价格而言,国储油菜籽、菜粕数量庞大始终是重大的利空因素。
目前,国内油厂菜粕销售主要是执行前期的合同,大部分油厂的库存是为执行合同而锁定的。湖北荆州地区菜粕经销商洪涛告诉记者,饲料企业菜粕生产周转库存还存有一定的缺口,但近期南方地区降温幅度较大,这可能会影响水产饲料的市场需求,饲料企业并不急于采购。随着秋季的到来,菜粕市场心态趋于平稳,市场主流预期是,进入9月下旬后菜粕需求将出现较大幅度下滑,高企的菜粕价格出现急跌的可能性较大。
进入10月以后,国内菜粕市场供应主要依赖国产春菜粕和进口菜粕。今年国内春菜粕供应量预计在120万—150万吨,10—12月将有约100万吨进口油菜籽到港,折合菜粕数量将超过55万吨。在此背景下,国内菜粕现货供应紧缺的现状将逐步好转。
蒋倩倩告诉记者,进入10月以后,水产养殖将步入淡季,如果这个菜粕需求大户采购量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将进一步改善国内菜粕市场的供求关系。当前南方贸易商11月菜粕报价仅为2550元/吨,明年1月报价则以郑州菜粕1401合约期价加100—150元/吨基差计算,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贸易商对于冬季菜粕价格看淡的情绪。此外,10月份还有新产棉粕等杂粕上市,国内粕类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将全面缓解。在全球油菜籽、菜粕供需平衡并略显宽松的情况下,国内菜粕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很快就会过去,市场炒作也会降温,届时国内菜粕价格将出现回落。
(责任编辑:DF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