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期货给产业发展带来正能量
对于鸡蛋产业来说,鸡蛋期货将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正能量。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副主任王忠强认为,通过鸡蛋期货,养殖户可以管理价格风险,平抑市场价格波动,但家禽业当前突出的问题还是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低、自身市场无序发展的问题,这其中鸡蛋期货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推动作用。
据了解,我国蛋鸡养殖(户)企业仍以中小型养殖(户)企业为主。2011年中国年存栏蛋鸡500只及以上养殖场蛋鸡存栏量约为12.7亿只,占存栏蛋鸡总量的82%。规模养殖中,以存栏2000~9999只和10000~49999只规模的比重最大,占到规模蛋鸡存栏总量的36%和20%。蛋鸡养殖规模在1万只以上(标准化蛋鸡规模养殖场)的蛋鸡养殖场蛋鸡存栏约为7.5亿只,占存栏蛋鸡总量的27%。而通过近些年我国蛋鸡产业发展经验来看,产业化和规模化是蛋鸡行业发展的趋势所在,鸡蛋期货价格发现和避险功能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并有利于吸引资本投入该行业,对该行业的规模化和规范化生产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有效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我国蛋鸡养殖业一直处于散而乱局面,目前蛋鸡行业和其他畜牧行业都进入了发展中后期,需要进一步增加行业的组织性,鸡蛋期货能够有效提升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加行业生产经营的计划性和预见性。”王忠强说。
期货在中作为一个成熟的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在国外的蛋鸡行业已经有非常成功的应用范例,相信在中国鸡蛋期货也会对蛋鸡行业摆脱无序生产起到决定性作用。
鸡蛋期货对产业的规范有序发展还体现在对鸡蛋生产标准化和食品安全的推动方面。据了解,目前国内相关部门从不同角度制定了鸡蛋的行业标准,现货市场应用较多的包括卫生部的鲜蛋卫生标准、农业部的无公害鲜鸡蛋标准、原国内贸易部的鲜鸡蛋标准(现已划归商务部)以及国家商品检验局的出口鲜蛋检验规程等,但一些标准强制性不强,覆盖的鸡蛋产量比例还较小。但期货市场却不同,这里对交易交割品种有明确的质量品质要求,在后续交收环节有严格的检验检疫把关,相关标准执行严格。
华夏正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畜牧分析师魏刚认为,期货合约是标准化合约,其交易标的物有着相应的质量标准,“优质优价”的市场规律在这里能够得到相应体现;鸡蛋期货对用于交割的商品在质量、规格及食品安全指标等方面均有明确规定,养殖(户)企业要想参与鸡蛋期货交割,必须提供符合鸡蛋期货合约交割质量标准的标的物,这样将促使养殖(户)企业加快品种和技术改良的进程,从而促进我国鸡蛋产业整体标准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规范我国鸡蛋质量标准及分级工作及推广鸡蛋行业规范、可持续发展,促进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
(责任编辑:DF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