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今年开秤价格整体不及去年。一方面,临储政策尚未出台;另一方面,近期临储陈粮成交价格较低而且下游需求不畅,造成今年整体开秤价格不及去年。去年商品豆毛粮的收购价格集中在的2.35-2.4元/斤,而今年仅有2.25-2.3元/斤。对于大豆临时收储政策,贸易企业和粮库均表示今年将继续收储,但收储价格不确定,预估价格在2.35元/斤-2.5元/斤,仍高于去年的2.3元/斤。
其次,预计新年度美豆产量高于上月预估,巴西播种基本符合预期。美国农业部取消了10月供需报告的出台,但据前期有关机构调研显示美豆收获单产高于预期,可能回升到42蒲式耳/英亩以上。目前美豆收割率超过50%,气象预测显示近日美国农西部的南部有少量降雨,可能会造成收割暂时延迟。
最后,国内豆粕现货库存偏紧,但未来可能逐步缓解。海关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为470万吨,远低于8月份的637万吨,降幅达26.2%。10月份预估进口大豆量也仅为460万吨,因此目前大豆和豆粕库存仍旧处于偏紧的局面。截止到10月份,沿海港口大豆库存仅为500万吨,国内油厂豆粕净库存为26.9万吨,未执行库存为156.8万吨。因此,短期豆粕现货压力不大,但11-12月份进口大豆到港为1200万吨,远高于去年和上月水平,豆粕现货紧张的局面可能逐步缓解,豆粕基差可能有所下滑。从油厂远期报价看,11月豆粕报价较当前均有所下滑。同时,从盘面上看,按照4月船期的巴西大豆计算进口成本的话,理论上5月压榨利润为-100元/吨,如果美豆上涨压力较大的话,可能对豆粕远期存在一定的套保压力。
(责任编辑:DF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