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水产养殖旺季基本结束,而新棉粕上市量逐步增加,进口菜籽(5166, -13.00, -0.25%)10月下旬以后陆续到港,这使得近日来菜粕(2383, 12.00, 0.51%)期货持续走跌。但就目前来看,以上利空消息已经得到消化,菜粕期货继续下滑较为困难。
进口压力消化殆尽,库存回升缓慢
随着菜粕消费淡季来临,加之,我国进口加拿大菜籽将逐渐到港,菜粕市场面临一定压力。海关数据显示,9月我国进口油菜籽23.3万吨,1—9月我国累计进口菜籽252万吨。目前来看,10—12月将有130万—140万吨进口菜籽到港。若加上国产菜籽的压榨,初步预计10—12月,我国新增菜粕供应在160万吨左右,而10—12月菜粕消费预计在130万吨左右。从以上数据来看,菜粕库存在最近三个月确将增加,但幅度并不大。
进口流进储备,菜油弱势难改最近一段时间,财政部、中储粮专项检查组,针对进口转基因菜籽(油)流入国储库展开调查。中储粮近日发布调查结果,其中,违反收购政策、掺杂进口油菜籽交割的企业2家。今年菜籽收储、入储出现违规操作,加之今年大豆(4454, 2.00, 0.04%)收储政策迟迟未确定和公布,市场对于明年的菜籽收储政策心存疑虑,从而加大了菜油市场的心理压力。加之,当下临储菜油库存约有500万吨,距离元旦、春节消费仍有时日,企业为了保证利润,仍会力挺菜粕价格。
期现价差过大,制约下方空间
过去几个月国内菜粕现货供应偏紧,价格一直维持高位,虽然近期有所回调,但主流价格依旧处于3050—3250元/吨。并且,在进口菜籽压榨的菜粕上市之前,华南地区供应偏紧问题暂难解决。加之,由于原料不足,多数企业停机或转而压榨大豆。因此,菜粕现货价格大幅下滑较难出现。当下菜粕现货期货价差超过800元/吨,将限制菜粕期货走跌幅度。
综上所述,虽然市场对未来两个月的菜粕走势依旧看空,但利空消息已经提前消化,加之菜粕现货价格依旧坚挺,菜粕期货将逐渐走稳,并有反弹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