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国限制主产区进口菜籽,引发菜粕供应紧张局面,从而提振进口菜粕数量。印度是当时我国最主要的进口菜粕来源国。2011年年底,我国禁止从印度进口蛋白粕,使得我国进口菜粕数量大幅减少。
不过,我们看到,今年9、10两月进口菜粕数量明显增加,分别为32275和43820吨(1—8月份累计进口量仅有18490吨),且多来自巴基斯坦和埃塞俄比亚。
11月份菜籽进口量或创单月
每年9月份加拿大菜籽收获后,菜籽出口都会明显增加。加拿大是我国最大的菜籽进口国,市场普遍预计10月份后我国会有大量进口菜籽到港。不料,本月公布的海关数据让人大跌眼镜,10月份我国仅进口菜籽7.4万吨,环比下降68%,同比下降69%,证实了此前市场流传的“菜籽到港延迟”传言。据悉,加拿大丰产导致作物集中出口,小麦和其他谷物的出口挤占了有限的运输及港口资源,使得菜籽船期有所延误。
11月4日,菜粕期货价格大幅上涨,1405合约当日涨幅高达2.27%,起因是有传言称中国洗船30万吨,但这一消息至今未被证实。如果我国进口菜籽只是延迟到港,而非洗船,那么这部分进口将对11月份以后的市场构成压力。
目前大多数机构预测的11月份我国菜籽进口量都在50万吨以上,很可能创单月菜籽进口量的历史新高。其体现在工厂库存和开机率上就是,根据粮油商务网的统计,截至11月29日,两广地区菜籽库存增加至10.92万吨,工厂基本都已经开机压榨,进口菜籽成本按4200元/吨计算,进口菜籽压榨有200元/吨左右的利润空间。
水产养殖淡季,现货价格加速回落
菜粕使用最广泛的领域是水产养殖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水产饲料需求占菜粕产量的一半以上。鱼类最佳生长期是水温24—30摄氏度,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冬季寒冷,水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鱼类新陈代谢的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因此,12月份至次年2月份是水产养殖对菜粕需求量最小的时期,而7—9月份是需求旺季。
菜粕市场供过于求的预期从10月份开始就已经反映在现货价格上了。广东是我国最大的饲料生产和消费省份,而两广是我国菜籽进口量最大的省份,因此我们以两广菜粕现货报价为例来说明:珠三角菜粕送到价由10月初的3750元/吨降至目前的2630元/吨;广西大部分工厂在10月初还处于无籽压榨而停机的状态,目前菜籽到港,工厂开机压榨,出厂价多在2600元/吨,12月下半月最低报价预计为2480元/吨。整体来说,预计后期菜粕市场现货价格会下跌至2500元/吨以下。
(责任编辑:DF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