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最低保护价为1.5元/斤,较2012年提高0.1元/斤。托市收购在一定程度上托住了现货市场的价格,粳稻的收购进度也在托市启动后加快。据国家粮食局的统计,截至11月25日,黑龙江、江苏等6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粳稻833万吨,同比增加274万吨。
粳稻上市后,期货价格在托市收购的支撑下在挂牌价附近振荡,真正刺激粳稻期货价格走高的是11月下旬出台的东北粳稻运输补贴政策。该政策规定,除辽宁、吉林、黑龙江外,28个省份符合规定的企业和中央直属粮食企业釆购东北地区新产粳稻数量在5000吨(含5000吨)以上,并运回所在省份的,给予一次性费用补贴140元/吨。该政策的出台,刺激了企业到东北采购的积极性。
短期来看,受托市收购和运输补贴政策的影响,预计在托市收购期内,粳稻价格获得支撑,以高位平稳运行为主。
供需宽松压制长期价格
在“北粮南运”政策的支撑下,粳稻产量呈加速增长趋势。预计我国稻谷产量将达到4096亿斤,同比增加10亿斤。其中,粳稻产量约为1370亿斤,同比增加5亿斤,库存继续增加至565万吨。除了产量增加外,目前流通环节高企的陈稻库存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企业需求,市场销售压力较大,企业入市采购谨慎。
另外,大米“高进口”的常态化也加大了国内稻米市场的供应量。海关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我国稻谷和大米累计进口187.6132万吨,加上走私和边贸的大米数量,预计我国进口大米总量超过400万吨。11月底,我国与泰国政府签订一份120万吨大米进口合同,交货日期定在12月份。年前大米市场虽然处于需求旺季,但进口数量大增,国内市场将继续承压。
长期来看,我国大米市场供应充足,而下游需求又较为刚性,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包括粳米在内的国产大米的价格,市场“稻强米弱”格局将进一步强化。
(责任编辑:DF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