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郑糖2012/13榨季至今的走势,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
2012年9月26日~1月8日,此阶段定性为见底反弹阶段。在此阶段郑糖指数从低点5206元/吨运行至5710元/吨,市场焦点集中于收储的政策预期。由于360万吨巨量和6100元的高价收储政策出台,造成原本宽松的市场格局可能出现供需缺口,该预期给了糖价强劲的支撑,糖价一路攀升。
1月8日~4月18日,此阶段定性为横盘整理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内比年初1400万吨的产量预期减产100万吨,并进行了164万吨的收储,市场焦点集中于收储政策与成本因素,两者支撑期价。国内期糖价格指数运行于5700元/吨~5300元/吨。高价收储支撑盘面横盘整理,但同时国际糖价从20美分持续下跌到3月底的18美分。配额外进口利润逐渐显现,市场逐渐意识到进口糖量未来将大幅增加,使得市场逐渐由缺口预期转变为过剩预期,过剩预期渐行渐近。
4月18日~7月底,随着4月18日糖会的召开,国内2012/13榨季全国食糖产量定格1300万吨,较上榨季增产150万吨左右,且收储结束,下跌行情开始启动。由于外盘持续下跌,配额外进口出现盈利窗口,中国贸易商大量购买原糖,全榨季进口量超300万吨(预期为150万吨),供求再次发生逆转。郑糖跌穿5300成本支撑,主产区现货价格不断松动,国储再收30万吨难挡全球范围过剩局面,市场反认为利好出尽是利空,郑糖再下一城,击穿5000一线,重心不断下移,郑糖1401创出4840的低点。
8月初至今,巴西天气原因引发市场对巴西丰产预期减少,连续下行的原糖持续反弹。配额外进口利润不断缩小直到该窗口关闭,郑糖随之反弹,由于新榨季国内仍然处于增产周期,国储超过600万吨的储备令国内承压,外强内弱,内外价差有所回归。
国际糖市新榨季供需展望
预测2013/14年度,南半球食糖生产步入后期,产量基本明确,北半球新榨季已经开始,最终产量仍要看未来天气状况。预计2013/14榨季全球供给较2012/13榨季增加200万吨,需求较2012/13榨季增加700万吨,供应过剩400万吨,或将成为增产周期到减产周期的转折点。
2013/14年度中南部甘蔗产量5.87亿吨,产糖量3420万吨,同比2012/13榨季增加50万吨,出口不高于2500万吨。巴西6~9月天气较为干燥,但由于今年相对雨水较大,甘蔗的单产和糖份均有所下降,超出市场预期。另外,雨水大还影响了甘蔗的收割和压榨,一定程度拖延了收榨时间,造成糖份流失及甘蔗遗弃,也影响到了物流和出口装船。这些因素促使原糖在16美分形成阶段性底部,并在10月18日巴西最大港口桑托斯的大火影响下,原糖一举最高冲破20美分。在2012/13榨季,由于整体原糖价格相对低位,巴西采取很多政策鼓励多生产乙醇,提高乙醇的销售量来补足出口原糖的收益损失,如提高汽格6.6%,提高混合燃料中乙醇含量至25%,减免乙醇销售的两项税收等,但效果并不明显。
印度在国际糖市的地位举足轻重,仅次于巴西,也几乎是全球唯一一个既进口又出口的国家。印度向来加工原糖出口白糖或者利用制糖能力直接出口本国食糖,利用伦敦白糖期货和纽约原糖期货的升水,将加工和贸易相结合。2013/14榨季印度产糖量目标为2500万吨,出口200万~300万吨,目前来看,市场预期印度产量和出口不会高于该目标。后期印度的出口节奏,将是影响国际糖价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责任编辑:DF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