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产品资讯 >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提出加大农资打假和监管力度 返回首页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提出加大农资打假和监管力度

时间:2015-03-04 09:56来源: 未知作者:ran收藏

  2015年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依法行政、打防结合、标本兼治,进一步加大农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健全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工作重点。在时间上,要以春耕、三夏、秋冬种为重要节点,严防购销旺季假劣农资流入市场,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在地域上,要围绕农资主产区、小规模经营聚集区、区域交界处等重点区域,重点整治农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集散地、运销大户和乡村流动商贩。在品种上,要突出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农机具等产品,针对突出问题,对症下药。在环节上,要抓住审批、生产和销售三个环节。审批环节要严把准入关口,严格执行有关条件、程序和标准。生产环节要完善日常监管制度,对区域内生产企业实施全覆盖检查,坚决打击无证照生产的“黑作坊、黑工厂、黑窝点”。销售环节要建立日常巡查和监督检查制度,严肃查处经营假劣农资、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特别要加强农资网络销售监管,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农资电商健康发展。

  (二)突出案件查办。这是农资打假最强大的武器。各地要积极拓展案源线索,认真研究违法行为的新特征和新方式,准确把握违法分子的特点和规律,做好线索的排查梳理。对于巡查检查、监督抽查、群众举报等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要深挖假劣农资制售源头,不查到水落石出决不放过。对于制假售假涉及面广、数额巨大、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大要案及社会关注的重点案件,要采取挂牌督办、联合办案等形式,加大案件查办力度。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凡达到移交标准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坚决杜绝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等现象,严惩重处违法犯罪分子。要查办一批大案要案,端掉一批黑窝点,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加大案件曝光力度,充分发挥司法震慑作用。

  (三)完善长效机制。一是健全规章制度。加快《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修订步伐,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落实信息公开、省际协调、大要案查办等工作机制,为农资打假提供制度保障。二是不断创新监管手段。加强农资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农资产品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溯、质量可控制,责任可追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监管手段,切实提升监管效能。同时要借助各大网络销售平台数据量大的特点,深入挖掘分析,使其成为农资打假的好帮手。三是大力开展社会化服务。要推动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健康发展,鼓励农资连锁经营、农资合作社、企业直销直供等新兴模式,支持“放心农资店”建设,拓宽农资销售主渠道。要利用社会化资源,加强对农民群众、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指导,引导其理性购买、科学使用农资。

  (四)强化社会共治。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综合利用监督抽查、执法检查、投诉举报、群众调查等信息,全面开展农资经营企业诚信评价,建立并完善信息披露、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信用监督等信用体系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公益组织、新闻媒体的作用,构建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农资社会治理体系。加大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力度,符合标准的一律公开。不断完善农资打假举报奖励机制,为社会各方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