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平谷区欧李采摘季开幕式上看到,东高村镇南宅户庄村在拼果品质量的同时,拼起了果品加工创意,村支书王树林创出的欧李面条博得游客青睐。这些面条就是村支书王树林琢磨出来的。
“现在京郊果品种类繁多,咱家的欧李果虽然质量过硬,但要从众多优秀果品中占得市场一席之地,还得多动脑子,拼创意。”对于村里的欧李产业发展,王树林心里有张计划表。欧李肉厚多汁、酸甜适中,每百克鲜果钙含量高达60至90毫克,是苹果的7至10倍,被誉为中华钙果。
三年前,该村引进欧李种植,今年进入盛果期。如何将好果卖好,成了王树林心里最惦记的事。村里有给60岁以上的老人送“孝心面”的习俗,王树林到村老年餐桌监督“孝心面”制作时,突然想到制作欧李面条的点子。每天清早,村民进园,挑选采摘九成熟的欧李,清洗后,送到欧李面条制作间。4名村民将欧李果实榨汁后,筛掉果渣,将果汁与面粉一起倒进和面机,与和面机相连的轧面机自动“吐出”欧李面条。
“采摘季节,供游客吃的欧李面条,都是当天制作。”王树林说,目前,该村每天能制作欧李面条约150公斤,免费供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和采摘游客品尝。“今年欧李面条试水成功的话,我们打算明年扩大欧李种植面积,并为欧李面条注册商标。”王树林说。